A-A+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望脱离美元桎梏

2025-02-28 观点 评论 阅读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望脱离美元桎梏

  

  2009年04月27日 投资者

  

  
  钮文新

  

  投资者(记者)数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币值之间在过去数十年中所形成的“负相关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此,我们以商品指数和美元指数为例。

  

  2008年12月5日至18日,期间短短8个交易日,美元指数从88点下跌到77点,并于2009年3月9日再次回升到89点,而后又在3月19日跌回82点。而商品指数拒绝跟随美元指数的上蹿下跳,一直横卧在330点到360点之间做窄幅波动。

  

  再看一下黄金市场。过去数十年间,黄金价格与美元币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突出。但是,近几个月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无论美元升值还是贬值,黄金价格始终于高位徘徊。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异常的变化?

  

  从大的趋势上看,一场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让世界清晰地看到,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作为唯一计价与结算货币充满弊端,加之美国对其债权国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必然导致世界各国努力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美元地位的弱化,反映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必然是一种迷茫——找不到方向感。这同时也反映了美元币值与商品价格之间那种旧有关系的打破。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次抬头,货币竞相贬值必然成为各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世界银行3月17日发表告指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而在付诸实施的措施中,就包括了货币的贬值。

  

  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以及贸易保护政策频频的出台,导致外汇市场各个货币间的比价关系(汇率)变动频繁,而且幅度加大。这样的市况,使得以避险为目的的投资者远离外汇市场,而转向商品市场避险。

  

  如果这样的避险情绪主导了市场,那大宗商品价格将不会再看美元的脸色。就是说:无论美元是升是贬,大宗商品的价格都会一味上涨。同时,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各国货币的强弱,势必将通过对大宗商品的购买力得以体现。

  

  眼下,这件事当然还没有爆发,那是因为通过商品市场避险的做法尚未变成市场的普遍认知,但未来呢?我看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种种乱象值得认真关注。其实,这也是人们判断因美元大量“注水”而全球是否会发生“滞胀”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元   商品   价格   大宗   货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