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无派:将美国政府最近的金融援助行为称为“救市”似乎并不准确
将美国政府最近的金融援助行为称为“救市”似乎并不准确
美国参众两院终于就布什总统的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达成了原则一致,这意味着该计划的实施已经没有法律障碍,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了。对于这一计划,人们褒贬不一。在我看来,这一步是必然的,而且我也认为,将这一计划称为“救市”并不准确,它其实是最近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延续。
今天的美国,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体系。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国经济,是一个将传统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生产过程基本排除在外的“虚拟经济”。在以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为龙头的经济高峰过去以后,美国就从世界制造业大国的行列中退了出来。这看起来令人很难理解:一个基本上什么都不生产的国家,何以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呢?其实,这个现象并不神秘,列宁在许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我在几天前写的《“新三座大山”的后面,是旧的三座大山》中说过:“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的头号霸权,比以往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它的腐朽性和寄生性。这个有两亿多人口的最富裕的国家,几乎停掉了所有与民生相关的制造业。它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就业机会在第三产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收入是金融收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基本上靠别人养活的寄生虫国家。”
靠别人养活,却比谁过得都舒服,这样的“好事”,大概人人都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为什么只有美国能得到,别的国家却得不到呢?表面的原因是美元的强势,这种强势使美国仅仅靠印刷钞票就能得到它所需要的全部生活必需品。但美元的强势并不是天赋的,而是有其深层背景的。它的后盾是美国二战前后奠定的经济实力、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除了这些内在的因素,美元的霸主地位的加强还得益于发生在世界上另外两个大国内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前苏联这个美国最大的军事对手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军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管”。这个地位使它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步骤毫无阻挡。第二个变化是发生在中国的指向殖民地经济的“改革开放”(中国官方机构将这种殖民地经济叫做‘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殖民地经济为美国这个具有两亿人口的大国大玩“虚拟经济”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是如此廉价和具有保障性,以至于美国可以将这个虚拟得令人膛目结舌的经济,在世人的眼皮底下一直玩到破裂为止。
今天,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美国经济泡沫终于破裂,这个被人喊了几年要来的“狼”终于来了。于是,从华尔街到世界各地,到处弥漫着谈金融色变的气息。有人忧心、有人解恨;有人观望、有人献计。一种不少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的“金融大鳄”的好日子过到头了。更有人预言,今后的世界金融中心,将由美国转向中国。我说过,我很欣赏这样的“革命乐观主义”,我本人非常痛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合理性,也非常希望中华民族能抓住机遇从此崛起。但感情不能代替理智,希望不能脱离实际。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虽然已经破裂,美国的金融虽然正在呈现巨大的亏空和混乱,但是,促成美国虚拟经济的条件一个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保障美元霸主地位的后盾实力也一个也没有失去。既然虚拟经济本身就是印美元印出来的,在一个集中的时间里,多印7000亿又有什么不可以、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将美国政府的金融援助计划称为“救市”并不十分准确,它不过是延续了十几年的一贯做法的一个既带有悲剧色彩、又带有喜剧色彩的小高潮。它的真正作用,是通过一次性集中投放资金达到调整金融秩序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投入的不仅仅是一笔资金,而是一种信誉和一种信心。因此,尽管有议员、经济学家和一些民众反对,美国国会批准这一计划基本没有什么悬念。
布什总统在提交这个计划时说,不这样做,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这话听起来好象是不“救市”美国就会垮了似的。其实,布什总统是“谦虚”了。我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帝国主义霸权国家是不经过战争就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我相信,如果“救市”不成,美国一定不会放弃使用非经济手段。
房地产泡沫破裂,会不会影响美国人的生活呢?当然会。这已经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正在和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坚持认为,这场金融危机转变成真正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虽然存在,却并不很大,它对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直接冲击也完全不等同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其原因,我在前一个帖子《美国的金融危机会不会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已经说过,在此不再赘述。在那篇文章的一个跟帖里,一位网友提到美国股市下跌对二战后出生、现在已退休的人的影响。他还善意地建议我这个不懂经济的人最好在自己有把握的领域里发表意见。说实话,我在自己的本职业务----医学领域都谈不上有“有把握”,如果按照这位网友的建议,我基本是什么话都不能说了。是的,目前正在领退休金的人无疑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但我不知道该网友是否了解美国的退休政策。一般地说,美国人的退休金(至少到目前为止)包括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401K等计划和个人投资几部分,而401K等计划又是由基金会(如Mutual Fund)来操作的。由于许多人在自己的计划中包含了风险较低的政府债券,股市的跌幅不一定就完全代表基金的跌幅。同时,因为美国股市主要是由退休金和保险金支撑的,它就不象中国股市那么容易大起大落。即使在股市非常低迷的时候,类似401K的退休金还是会以固定的数量源源不断地进入基金并进入股市。所以,股市在某段时间20%的跌幅,不一定等于当时领退休金的人就会少领20%。总而言之,今天这个听起来很恐怖的金融危机,更多地是影响虚拟经济的运转,而不是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当然,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并不能完全排除。
7000亿美元的计划,最终由谁来负担?纳税人,我想很多人可能会不加思索地这样回答。果真如此吗?我不这样认为。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就在前几天,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一个据说能使至少2000万人受益的减税方案。一方面以政府的名义大笔举债,另一方面却要减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几年内,美国通过印发美元大搞虚拟经济,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并不高?原因很简单,虚拟经济的核心就是剥削其它国家。虽然世界上只有一种美元,它却有国内的和国外两个不同的循环体系。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这次投放的7000亿美元的最后负担者,将不主要是美国纳税人,而是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中国老百姓。
美国在不断发出呼吁,希望世界各国和它一起“救市”。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缺钱吗?如果需要的不是7000亿美元,而是亿,印亿就是了。对于可以通过印发美元发展虚拟经济的美国,钱的多少无非就是符号的长短。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求人”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让别国参与,是为了将世界和美国的虚拟经济绑在一起,从而能继续保持它的寄生地位。这个呼吁遭到了“七国集团”的拒绝,也许,他们已经看透了美国的用心。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政府对动用外汇储备去美国“救市”表示了异乎寻常的热心。什么“齐心协力”、“救别人就是救自己”等口号听起来很有鼓动性。问题是,这里的“自己”是什么人呢?是中华民族还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我看都不是,这里的“自己”,大概仅仅是有权力动用国家财富的人吧。
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与其说是美国的一次灾难,不如说是它由房地产泡沫向另外一次虚拟经济转型的调整机会。如果说,本世纪初,美国由高科技向房地产转移时金融危机的解困得力于它对东南亚国家野蛮的金融掠夺的话,今天的金融危机的解套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中国官僚阶层的“无私奉献”。仅仅是在危机时出手帮忙也就罢了,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如果这次深陷进去,那么,它很可能长久地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并最终成为这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殉葬品。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