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疆独分子协助伊斯兰国战场通讯?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新近有两项表面上不相干的新闻,是对中国新疆安全局面的不安提示。

  

  一是描述现代电脑先驱阿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的好莱坞电影《模仿游戏》,未能在奥斯卡奖获得主要大奖,令人遗憾。二是在北京两会期间,新疆领导人张春贤向媒体证实,有新疆人越境加入“伊斯兰国”后返回新疆的消息。

  

  图灵作为电码破译奇才,显著影响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体现了电码破译对现代战争的极端重要性。类似例子还有美国破译日军电码、击毙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极大地打击了日军士气,加快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但是在战场上,通讯加密和解密费时费力,即时通讯大都直接使用口语,电码破译派不上用处,然而敌方也可以直接监听。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使用有线电话,到后来的无线电通讯,如何防止敌方监听和破解战场现时通讯,成为重大军事保密课题。

  

  1918年秋季默兹—阿尔贡战役前夕,美军偶然发现了德军无法破解的战场通讯手段:启用来自印第安部落的士兵作为电话通讯员,运用濒临绝灭的原始部落语言通讯。这成为这场战役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偏僻语言用于战场密语通讯的重要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因此派遣了约30名学者到美国学习各种印第安语言。但是二战开始后,美国军方采纳了更为难解的纳瓦霍部落方言,作为主要战场通讯密语。这一语言具有非常复杂的语法,就是同属纳—德内(Na-Dene)语族的最近亲属语言,与它也很难交流。

  

  鉴于希特勒的战前语言间谍活动,除了诺曼底登陆,二战中美军的印第安通讯密语,主要用于太平洋战场。顺便提一下,据现代语言学家研究,史前冰期时代从亚洲经白令海峡迁徙到北美的纳—德内语族,与亚洲大陆多种语言包括汉藏语系,有遥远的亲属关系。但是日军领袖战后承认:整个日军上下对此语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彻底一筹莫展。在太平洋战场上,这一密语通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最惨烈的硫磺岛战役后,美军总结说:没有纳瓦霍语通讯兵,就无法攻占该岛。

  

  这一方法后来被许多军队模仿,例如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埃及军队启用了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语作为通讯密语。这样的密语要符合两个主要条件。第一,在战场地区十分稀罕,敌方难以找到懂得这些罕见语言的人员;第二,我方有足够熟练操此语言的通讯员,必要时到连、排级都可以配备。例如二战中美军前后征召了400余名纳瓦霍族通讯兵,作战时常常配置到连级以下。

  

  对中国军队而言,最佳选择应该是温州话,公认是中国最难学的方言,在发音、用词、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极大差别。虽然属于吴语系统,也决不能和其他吴语例如上海话沟通。坊间普遍认为,在中越边境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战场通讯密语便是温州话。

  

  据英国《独立》著名中东记者费斯克(Robert Fisk)近来道,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伊斯兰国组织武装也开始使用一种当地人无法听懂的语言通讯,被许多人认为是某种中国汉语。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

  

  首先,费斯克是很有信誉的英国中东记者。虽然世界上有十多亿人说汉语,但是在叙利亚-伊拉克地区,这确实是一种偏僻语言。另外,由于突厥语的历史和地理稳定性,维吾尔语及土耳其语的差别,不会超过山东话与陕西话的距离,主要内容完全可以相通。所以伊斯兰国组织在紧靠土耳其的叙利亚战场上的通信密语,决不会是任何一种突厥语,包括维语,必然是整个区域无人知晓的语言。据此,受过教育的维族都会说的中文普通话,确实有极大的可能。而且按照前述战场密语条件,加入伊斯兰国组织、能说普通话的东突暴恐分子,为数应该相当可观。

  

  作为“泛突厥主义”大本营,土耳其招纳了大量新疆维族“难民”。三年前,我在伊斯坦布尔偶然听到一个普通话流利的当地导游,一看即知是来自新疆的维族。土耳其政权近来态度暧昧,放任包括欧美穆斯林青年的大批“海外军团”经由国土加入“伊斯兰国”,更不是秘密。

  

  “疆独”暴恐近年愈演愈烈,现在又向伊斯兰极端主义发展。《纽约时》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近日指出:加入伊斯兰国组织的欧美青年,大都是社会底层的“屌丝”。而“疆独”人士却屡屡出现于商界和学界上层。这是值得北京深思的现象。

相关文章 西:“伊斯兰国”头目大多来自美国监狱于时语:战场密语通讯和恐怖主义威胁灭不掉ISIS,美国真向巴沙尔“服软了”?“伊斯兰国”的兴起与极端主义在中东的扩张比起美军火烧巴格达 IS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英国中产阶级的孩子为何要加入ISIS?ISIS:谁是最后的人质?新时期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伊斯兰的瓦哈比化:ISIS的不平等根源与世界秩序危机美国为首多国联军对叙伊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发动空袭
标签:通讯   战场   语言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