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张素华:很多人故意造谣的东西,把污水往毛泽东身上泼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12月26号正值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毛泽东卫士张木奇、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张素华、《毛泽东1949》总导演李黎做客新浪聊毛主席往事,以下为访谈实录:

  

  张素华:很多人故意造谣的东西,把污水往毛泽东身上泼

  

  毛泽东警卫员 张木奇


  

  张素华:很多人故意造谣的东西,把污水往毛泽东身上泼

  

  《毛泽东1949》总导演 李 黎


  

  张素华:很多人故意造谣的东西,把污水往毛泽东身上泼

本帖最后由 清泉居士 于 2009-12-26 21:18 编辑

主持人王莹:亲爱的新浪网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王莹。12月26号正值毛主席诞辰116周年,今天我们也特别请到几位对毛主席相对认识和了解的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中央文献研究室毛组专家张素华,张老师欢迎您。

  张素华: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坐在中间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张木奇。

  张木奇:谢谢大家。明天是伟大主席毛泽东诞辰116周年,我和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对毛主席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一道,纪念这位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命运的伟大领袖的诞辰。

  主持人王莹: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张老对主席不一样的感觉。坐在最右手边是《毛泽东1949》总导演李黎,欢迎您李导。

  李黎: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先问张老,您什么时候到主席身边做警卫员的?

  张木奇:我到毛主席那边做警卫工作是1949年6月6号,16岁,当时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们都住在香山双清别墅。

  主持人王莹:您那个时候对主席是什么样的印象呢?

  张木奇:这个事说起来也很长了。抗日战争时期,我那时在小学念书,那个时候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日本帝国主义是侵略者,在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只有毛主席领导游击队巧妙和敌人周旋,袭击敌人,打击敌人。那个时候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感情,感觉中国像毛主席这样伟大的人物,还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我做梦没想到以后竟然能够调到毛主席身边,为他站岗放哨。

  1949年毛主席最忙碌 亲自修改校对《共同纲领》

  主持人王莹:张老是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来到毛主席身边。李导为什么选择《毛泽东1949》?

  李黎:就像张老那样,1949年是毛主席整个一生中,最为辉煌,最为亮丽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新中国诞生,所以这一年,我们说它是重要的生命节点,所以选择这个年份做这个片子。

  主持人王莹:问一下张老师您在做研究的时候,是不是1949年是重要的节点,进行重要的研究呢?

  张素华:对,1949年毛泽东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指挥打仗,继续解放全中国。第二件事是筹建新中国,如何把新中国建设好,把方方面面安排好,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了不起的事情。开国开好了,对我们国家长远的发展很有意义。对1949年,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

  主持人王莹:1949年张老来到主席身边,您觉得主席那个时候是不是异常地忙碌呢?

  张木奇:特别忙碌,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建设新中国最伟大的领袖,当时他的助手还有周副主席,还有少奇同志,还有任弼时、朱德等同志。按照他原来的想法是打仗阶段够忙的了,将来我们可以适当地休息,可是进城以后,筹备政协,全国委员会,而且召开全国政协,所以这个时候特别忙。还有一个忙的主要因素是当时的统战工作,因为好多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我们党尽管有长期交往,但实际交往并不多,来了以后,跟他们共商国事,毛主席会客最多,看的文件最多,而且要发布一些有关内部军内事务的重要指示。所以那时候毛主席特别忙。

  张素华:张老师说的我可以补充一下。为什么说1949年是特别忙碌的一年?按道理1949年相对1947、1948年打仗的分量应该少一些,但是我看了看,毛主席在1949年写的电和文章,比1948年一点都不少,而且《毛泽东选集》收录的文章,从1949年1月14号到1949年9月写的文章占整个四卷几乎是四分之一,相当多。很多东西都是他亲自起草。当时制定的《共同纲领》,毛泽东先后改了200多处,非常仔细,甚至连校对都亲自弄。当时睡觉都极少。

  主持人王莹:主席当时的作息相当不规律吧。

  张木奇:那时候,毛主席跟民主党派共商国事,怎么样把政协开好,怎么样把个人工作和全党的中心工作配合得更好。刚才也说了文件特别多,那个时候秘书们给主席送文件,一送都是一摞一摞文件,党政军第一把手是毛主席,他是全党最忙的一个人,全部的党政军的重要材料,重要的决定,重要命令,重要的决策,都要通过毛主席亲自审阅,拍板定案。

  当时毛主席精神很好,才5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中国的情况是了如指掌,因此毛主席是最忙的,不仅是文件方面、会客方面,一些民主党派的同志身体不好,还经常到人家家里探望一下,可以说那个阶段是毛主席最忙的阶段。

  《毛泽东1949》解读到历史的真实

  主持人王莹:张老说着说着都非常心疼主席。李导演在拍《毛泽东1949》的时候,是不是会压力很大,因为之前的文献片也好,纪录片也好,专题片也好,电视剧也好,太多在讲述毛泽东,《毛泽东1949》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独特的故事在里面?

  李黎:接刚才两位说的那个年份,毛泽东的文件来往还有书写的过程,在我们这个片子里体现得非常充分的。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那个时候毛泽东要书写新中国的国体,新中国的制度,我们说《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都是毛主席在那个时候,尤其他亲力亲为写出来的,所以我们文献片有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去解读这些文献里至今看来还让我们心动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人民民主专政,到今天还写到宪法里,我们做了重点的标注。这个片子和别的片子不同在于不但体现出毛泽东在这个时候的胸怀,还体现在这个时候忙碌的身影以及和民主党派和他的亲友,和他的同志之间的关系,这个片子不同在这个地方。

  主持人王莹:就是思想上的提升和弘扬。

  李黎:思想上主要体现刚才专家说的,新中国的建立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共产党人通过28年的奋斗,当时毛泽东是十分忙碌的。

  主持人王莹:也有一部分网友有这样的质疑,纪录片有过去影像资料的融入,再加上拍了现在的专家包括张老的亲自体会,这样嫁接起来会不会有僵化的感觉?

  李黎:这是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文献片主要是文字、图书,当时由于摄影术的缺乏,只有部分很珍贵的影像。我们做了努力,使片子看起来不太僵硬的。过去喜欢把老影像衬底,今天发现,用今天的眼光,用专家准确的学术研究解读历史图象更有意思。举个例子,七届二中全会的时候,拍了很多图象,现在我们发现还有一些边缘的材料。比如说我们看到邓小平提了一下裤子,这个过去好像不太用,观众一看,这个影像很真实,很亲切。比如毛主席进来的时候,是拿着香烟的,先跟周边交谈了几句,并没有大家热烈鼓掌的镜头。我们认为这是真实的历史。

  主持人王莹:更生活了,让我们距离更近,感觉平民化。

  李黎:里面还有像张老,张老师这样的专家进行史实上准确的解读,这个片子的权威性体现在这里。

  张素华:电视片里有一个镜头特别感人,毛泽东从西柏坡刚到北京来,大家迎接毛主席,大家一起照相,主席说我个高,站在后面,大家说还是站在前面,谦让的过程。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主持人王莹:说到这里,张老师我想问你,现在有很多影视剧就是描写主席生活经历的,有一些不事实的地方,对于毛组专家最不能忍受的是哪些?

  张素华:有些不事实的地方我们应该指出的,目前来讲不能完全做到将有些不事实的地方及时指出来,现在不事实的地方确实很多,尤其很多人故意造谣的东西,把污水往毛泽东身上泼,说《毛泽东选集》内很多东西是别人起草的,毛泽东没有起草几篇。这完全不是事实,很多东西是胡说八道。

  主持人王莹:这是李导在拍摄《毛泽东1949》找那么多专家审核片子的主要原因。

  李黎:很多文献是毛主席亲自写的。

  主持人王莹:就是要真实。

  张木奇:16岁被调到主席身边做警卫员感觉很自豪

  今天特别感叹,能够亲身领略到毛泽东主席身边警卫员的风采张老的风采,觉得您非常年轻,很多网友不相信今年张老已经76岁了,看上去那么精神,语言表达思路那么清晰。我们想知道张老您当时被主席选到身边,是不是经过层层选拔,而且条件相当苛刻呢?

  张木奇:这个事感觉不是那么神秘的东西。

  主持人王莹:您张口一说,感觉特骄傲,特自豪。

  张木奇:骄傲自豪是一方面,并不是条件苛刻,好像高不可攀的样子,我们是普通的战士,他是人民领袖,人民领袖和党中央需要安全,需要一部分人为安全工作做一些具体事。我从华北部队调过来,在西八里庄那个地方审查我们,分别和我们谈话,最后选拔了36个人调入毛主席双清别墅。我们一进了香山的东大门就感觉,这个地方好跟别的地方不一样,门口一边两个岗,还加上一个代班就是五个人,这五个人有四个带卡宾枪,一个人带驳壳枪。这么大的阵势,不知道这里住什么人,我们也不知道去保卫毛主席。主持人王莹:你当时是不是具备十八般武艺呢?

  张木奇:不是那么回事,去了以后,进了香山东大门,带队的人小声地跟我们说,同志们站一下。我们站住了,声音很小,刚刚能听到。等会我们上山不要走石阶路,我们走石头路两边的草地上,现在老头在睡觉。老头是谁,我们不知道。那个时候主席特别忙,他有一个习惯晚上办公,白天要休息一下,是他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

  上去以后,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那些老同志看到新生力量,特别热情,有的给我们打刷牙水的,洗脸水,还有给我们弄饭吃的,弄得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甚至中午吃完中饭,我们睡觉,朱总司令看望我们,我们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小伙子们躺在铺上都睡着了,谁也不知道。朱总司令看了新来的同志,他特别爱怜,看到我们个别同志盖个小床单,老总还把床单给盖一盖,我们都不知道。等我们起床以后,值班员跟我们说,你们真有福份,刚调到这个地方来,朱总司令就关照,我们听说以后,很后悔,睡这个觉干什么。朱总司令看我们,我们八天不睡觉,也要看一看朱总司令。

  主持人王莹:都是傻小小子。

  张木奇:就是傻小子,组织审查一个多月,才调我们到双清别墅那里去。去了以后,到了晚上开欢迎新同志会。当时三十几个人,我是唯一的党员,而且是小孩,指导员就指定我代表新同志讲话,这个时候不知道讲什么好,就感觉一个劲光荣,做梦没想到能到这里保卫毛主席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学习有关的业务,向老同志们学习,更好地担当起保卫毛主席和保卫党中央的历史重担。

  《毛泽东1949》用了大量毛泽东档案材料 展现出毛主席亲笔原件

  主持人王莹:我知道李导在片子中用大量亲历者讲述的方式,我觉得就是生动。您是分了几集来做《毛泽东1949》的?

  李黎:一共10集,每集30分钟。

  主持人王莹:每一集是不是有固定的主题,来传达内容呢?

  李黎:原来考虑的每一集有名子,有小片名,可是用小片名可能不准确,后来索性,因为我们既然选定了1949这个节点,干脆以它为轴心,前面回述到1949年,后面牵涉到1950年建国后,毛主席踏上访问苏联的征程,重点放在1949年。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布局。没有按照每一集的主题,基本上按年谱或者编年。

  主持人王莹:张老师刚才也说了看了《毛泽东1949》,之前您肯定要看大量关于毛主席的影像资料,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感觉如何,刚才您谈了有感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张素华:因为我是做文献工作的,看了纪录片之后,感触最深的,是这次纪录片用了大量的毛泽东的档案材料,那几个档案材料都是原始的,毛主席原来写的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是搞文献研究,我们看的都是复印件,这次电视片里展现出来的全都是原件。

  主持人王莹:看李导好得意。

  李黎:张老师研究这个,她非常熟悉。

  张素华:所以我们看了以后感觉非常亲切。再一个毛主席一些纪录片的镜头,因为镜头有些我们没看见过,感受挺深的。我的感觉是1949年毛泽东是最谦虚,最谨慎的一年,非常谦虚,非常谨慎。他在共产党还没有进城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到现在我们大家都是记忆如新,而且现在也都是非常经典性的语言,“我们虽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但这只是我们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我们以后的路更长,更远,更广大。”马上给人感觉今后的任务更艰巨,非常地谨慎,也非常地清醒。

  主持人王莹:看完这个纪录片,肯定更多是鼓舞人心的力量。

  张素华:在这方面,应该是表现不错的。可以看到1949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怎么把国民党的军队打败了,还有转战陕北,毛泽东在山沟里转。在那种困境形势下,我们转败为胜,这样就给人一种力量和信心。

  主持人王莹:这就是拍这个片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人力量,就是要给人信心。张老,是不是在您追随主席这些年当中,包括主席去世这30多年里,我相信主席时时刻刻还是在影响着你吧。

  张木奇:毛主席在生前给我的整个印象就好像是储存信号或者电视片一样,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会议上怎么讲的,散会怎么出去,这些都记得。还有一次送湖南老太太,谦虚谨慎,那个老太太可能60多岁,是主席早年认识的一个老同志,他当时送老太太出来的时候,我也在场,从台阶下来的时候,他就用湖南话说“慢慢走”,手牵着,还安慰老太太慢慢走,慢慢走。

  主持人王莹:而且还在说方言。

  张木奇:当时听不懂,后来人家说就是慢慢走的意思。另外艰苦奋斗,二中全会上有两个务必,向全党尤其向高级干部提出来的,他离开西柏坡进京,经过一个地方,陆定一同志的车不幸翻了,在农村的土路扬起尘沙,后面的司机看不清楚翻了,幸好没有伤着陆定一同志。当时周副主席向毛主席汇,说主席刚才定一同志的车不幸翻了,主席马上就问伤没伤人。接着周副主席就跟主席请示,咱们也走了很长时间,肚子也饿了,是不是先吃点东西再走,主席同意了。这个时候警卫战士在路边井里打上来水,给首长们洗了洗尘,全身都是尘土,包括毛主席都是尘土。洗了以后,吃什么东西?烤馒头片,吃了三四片馒头片,喝了一点白开水,这是离开西柏坡以后,进京赶考路上吃的第一顿晚餐。

  谁能想象一个伟大领袖才带几个馒头片,连个菜也没有?什么也没有,这是艰苦奋斗,自己提出来的理论,而且自己带头实践,这对我们全党是无声的教育,是活生生的教育。领袖说的,我们一定要艰苦奋斗,不要忘本,只有这样,全中国跟我们搞社会主义。这个给人的印象绝不是吃馒头片,是党和毛主席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从几十年征程中,一直到进京途中,都是这样保持下来。进了北京以后,照样如此。

  主持人王莹:听张老讲主席总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怀念。在这里真心邀请我们各位网友朋友们来收看央视推出的《毛泽东1949》大型文献纪录片,也是李导整个团队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血拍摄完成的。听说在明天开始很多卫星频道要同时播出是这样吗?

  李黎:据听说是山东、河北、江苏等一些省台联盟,大概陆续要重播这部片子,今天晚上中央台是第九集,中央一套10:30。

  主持人王莹:再次感谢几位嘉宾的光临,谢谢你们,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