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水”猛中国需“筑坝”
美国“放水”猛 中国需“筑坝”
2010年11月05日 成都商
4日凌晨,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提出在明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规模略超预期;同时把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区间不变,即继续施行零利率政策。“弱势美元”政策的延续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美国股市走高,人民币兑美元也随即上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性的降低,将会令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面临更大规模资金流入风险的考验。
再度出手 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声明称,美联储将在此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此外,美联储将延续把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进行再投资、购买国债的现行政策。
美联储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被市场解读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即美联储通过买入债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提速。美联储公布的将逐月实施6000亿美元新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基本符合市场预计的5000亿至亿美元的规模和方式。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就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自从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历史低位之后,它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经空间狭小。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转而倚重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将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力图用这种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鼓励借贷 促进就业和消费
美联储在声明中解释制定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原因,包括“生产和就业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增长缓慢、住房市场低迷”等因素。美联储还根据自身两大职责,从通胀预期方面解释为何继续扩大资金投入。
“与法定职责一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寻求最大限度促进就业、维持价格稳定”,声明说,失业率高企,但潜在通胀趋势低于美联储职责下理应维持的通胀水平。
“为了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把长期通胀维持在美联储职责规定范围之内,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增持债券”。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希望进一步压低美国长期利率,提升通胀预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生产,促进就业和消费,以免重蹈日本覆辙。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停滞、通货紧缩,遭遇“失去十年”。
流动性泛滥 将催生中国资产泡沫
美联储双管齐下的政策降低了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也同时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大规模资本流入的风险。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认为,美联储一味施行定量宽松的后果,是流动性泛滥。一旦资本流入金融市场,将推高新兴[34.20 0.12%]市场国家本币汇率,进而影响这些国家出口,同时催生资产泡沫。
中信证券[16.25 0.81%]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杨辉认为,本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背景相较于2008年已有很大差异。“这次数量宽松和低利率政策的延续将导致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
针对亚洲面临的大规模资本流入风险,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建议,中国应筑起多道防线去管理流动性,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并放宽资本流出的管制。
专家还提醒,弱势美元和流动性泛滥将助涨大宗商品和农产品[23.77 1.11%]价格,从而使全球经济面临更为严峻的通胀风险。
专家的这一担心显然是有依据的。近期出炉的中国10月份PMI指数达到54.7,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三月大幅上升,成为对PMI指数上升贡献最为明显的分类指数。
安邦咨询董事长陈功表示,不断攀升的购进价格表明,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这种压力会传导至下游的消费者价格。他提醒说,应警惕大规模资金涌向新兴市场导致的资产价格扭曲,以及由此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华社
国际
“抵挡”美元 韩国巴西回应“定量宽松”
一些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官员迅速回应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酝酿新一轮限制措施,以防美方举措促使大量外国资本涌入。
韩国企划财政部4日宣布,将“积极”考虑采取措施,控制资本涌入。同一天,韩国央行向市场抛售韩元,以防韩元对美元汇率在美联储施行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后进一步走高。
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高级官员韦伯·巴拉尔说,美联储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是对美国周边国家的“一种剥夺”,最终将引发贸易保护等“复措施”。
按他的说法,贸易保护主义像“癌细胞,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扩散”。
巴拉尔没有谈及巴西将采取哪些措施。不过,巴西政府过去几周出台多项措施,以阻止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继续攀升,包括将适用于外国投资者购买巴西债券的税率从2%增加至4%。 新华社
解析
当务之急 挡住热钱
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北京的分析人士表示,它将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人民币汇率、对外贸易以及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等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蒙上了一层浓重阴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该政策或将抵消中国的加息效应,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数年,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负面效应将持续存在。
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后,在推动美元进一步贬值的同时,也将导致别国货币升值压力遽升。对中国则将产生双重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美元外汇资产缩水。
分析人士担忧,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将使多国货币卷入升值漩涡,由汇率引发的经济“保卫战”或将打响。
“如果各国都让自己的货币贬值,势必会引发黄金和资源价格飞涨,进而产生全球性通货膨胀,最终再次导致实体经济严重受损。”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说。
他警告说,美联储大印钞票推动美元持续贬值,只会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战争”以及新一轮的全球性通胀,威胁世界经济。
金融专家李稻葵和夏斌均认为,美国此次采取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过度流动性流向包括中国、巴西等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面对滥发货币,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呢?
“当务之急不是降低本国银行杠杆率问题,而是想尽办法挡住跨境资本热钱流入,阻止这些热钱冲击经济。”夏斌说。
他进一步认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得根本原因是美国长期低利率政策。而美国长期低利率是有其制度基础的,那就是为维持美元国际地位,要想根本上解决危机,仅仅依靠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是不够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说,美国量化宽松会引发外资流入,央行要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适度增长。此外,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他表示明年的货币政策对此也将有所侧重。 新华社
市场
道琼斯指数创两年新高
国内期市全线飘红
由于备受市场关注的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规模超预期,4日,上海期金主力合约小幅低开,最终飘红收高。同时,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全线飘红,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主要上市商品全线上涨收高,包括棉花、橡胶以及塑料等多个上市商品再次创出新高。
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3日纽约股市在尾盘出现剧烈变动,道琼斯指数最终收于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的印钞机开足马力的背后,是美元的继续走弱。黄金的避险投资魅力将得到增强。有分析机构表示,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黄金价格将继续获得长期支撑。
截至收盘,涨幅最大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大涨逾4%,期价也再创新高,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41万元,涨幅4.17%。分析师表示,在目前的状况下,无论是市场基本面还是资金面,橡胶期货的支撑均较为强劲,市场对天气因素的担忧仍持续,加上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提振了周边金融市场,期货价格的走势仍偏强。
与此同时,由于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郑州商品交易所石化类商品PTA期货盘中则封至涨停,主力合约收于9626元,上涨4.02%。另两大石化类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塑料以及PVC期货也都上涨收高,纷纷刷新新高,交易活跃的塑料期货主力合约上涨1.58%,收盘于1.18万元。
此外,油脂类期货品种也涨势强劲,棕榈油、豆油以及菜子油三大油脂期货收盘均涨逾2%,棕榈油以及豆油期货品种价格也都刷新新高。大连商品交易所明年9月份交割的棕榈油收盘上涨3.32%,成为当天涨幅超过3%的三大品种之一,收于每吨8962元,同一月份的豆油期货合约则上涨2.81%,收盘于9874元。 新华社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