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存在通胀危机——货币主义的中国信徒们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不存在通胀危机?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是不是认为笔者疯了?没错,大家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但笔者要说:中国虽然有通胀,但还远远称不上危机。
什么是通胀?无非是货币发多了。什么是通胀危机?无非是货币多到影响自身信用了。那么中国现在有通胀危机吗?或者换个问法:人民币是否已经泛滥到影响自身信用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回击国外炒家的唱空言论,认为本国资本市场没有泡沫是基于自身货币政策的非独立性(是的,你们没有看错,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是独立的)和本国的货币深化(资源市场化)程度来说的。大陆的货币政策就是跟美联储学的,货币主义倾向非常严重。(有点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去学弗莱堡学派。。。)
有人以为现在的中国官方经济操盘手是“凯恩斯控”,其实错了,他们大都是弗里德曼的徒子徒孙。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全球总央行 --- 美联储的管家就是弗里德曼的信徒。东亚分坨的喽罗怎么敢和总堂会叫板?它们可是帮主的经济意识形态海外钵依者啊。而所谓中国的“凯恩斯倾向”只是权贵利益集团为抓住历史机遇,借暂时的公有制格局来保证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自肥手段。这种手段要没有美联储对中国大陆持续的基础货币输入做信用支撑,他们是想用也是不敢轻易使用的。因为在现阶段,美金是人民币的影子!没有这个影子,人民币不光在国内不敢轻举妄动,在国外更将寸步难行!所以呢,在现阶段,人民币不会离开美金做通膨独舞。在保持现有体制不动摇的前提下,人民币的顺利国际化更是不允许中国官方经济操盘手对自身货币玩危险动作。
伯南克在货币主义基础上衍生出了通膨预期假说,并且还将该假说加以实际运用。纵观美联储近年来的政策,这个假说还是具相当效果的。当然,这得归因于美国在91年之后已经彻底转变了。中国也希望能抄袭该假说,在960万平方公里上依样画葫芦的制造通膨预期,以应对本国市场扩容(资源市场化进程),以及方便权贵利益集团的自肥和保障美国在华资产的收益。如果通膨预期被搞成了通胀危机,那就不是众望所归的了。那为什么现在大家认为有通胀危机?那是因为以前是靠拉抬房价来维持通膨预期,现在则是靠拉抬CPI来维持通膨预期。拉房价难以给大家通胀危机的感觉,但拉抬食品等基础民生用品的价格就容易给大家造成通胀失控的感觉了。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最近的国内农产品涨价是游资搞得。试问:在中国这样的特殊政治形态国度,没有政府的默许,这是可能完成的任务吗?对于这点,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十年房产大牛市中政府的角色和利益背景。而且对于这波农产品涨价,笔者认为将是长期的、顽固的、可以媲美《金瓶梅之论持久战》篇章的。因为和中国加入WTO后国际油价的平均水平翻倍一样,中国在“18亿亩红线”晚节不保后,国际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也将翻倍。所以,中国没有通胀危机,不存在通胀危机。即使看似有,也是政府一手导演的。而且他在成功导演后还能把矛头指向别人。这取决于中国政府对自己控盘能力的高度自信。由通膨预期催生出的“可控的通膨”就像五彩缤纷的肥皂泡一般是现代央行的最爱,而所谓通膨预期就是高于一切央行监管工具的持久性春药。但这剂药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要通过货币这种交换中间物来隐晦的剥削持币者。它基于这么个原理:通过通膨,体系内总央行(也就是美联储)可以剥削中国央行,而中国央行则可以剥削本国P民。资本主义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和层层扒皮在这里被以货币形式演绎得淋漓尽致。
还是回到开头的问题:人民币是否已经泛滥到影响自身信用了?影响到了吗?对此,笔者认为光看中国的货币发行量是不够的,我们还是得将目光移向中国资本项目和热钱的大致动向上去。这两个因素才是判断前述问题的最适标准。因为这关系到人民币在四面漏风的资本壁垒下的对外吸引力。国外对人民币的评价一般比国内来的客观,尤其是关系到自身资本风险的时候。关于最近的中国资本项目和热钱大致动向,大家可以参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定期公布。其实我们还可以这么问自己:中国政府现在会否允许自身货币信用明显缩水而影响到人民币的顺利国际化?要知道,人民币的国际化是需要货币信用保持稳定的。如果它连自身的泛滥都控制不了,那还怎么国际化?但这不意味中国央行会放弃对印钞机的偏好,只是他在偷偷印钞的同时不会让美金这个影子离他太远。所以即使是在美国遏制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背景下,中国也不会放过丁点给自己货币注水的机会,反正不注白不注,只要不注成通胀危机就成,不把人民币的对外吸引力给注掉就成。至于注给谁?当然轮不到P民咯。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留住美金这个影子。为了留住它,中国必然要对美金持有人大派“外汇套利蛋糕”。没有这个蛋糕,光凭中国当前国际竞争力是不可能实现什么人民币国际化的。而中国已经由以往的向海外机构资金派蛋糕演变到了现在的开始向美国平头老百姓派蛋糕的程度。中资行在去年开放的人民币海外账户就是前述“外汇套利蛋糕”的缩微版。而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看成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21世纪版本。因为同样身为中资行的储户 --- 那些可怜的中国国内存款人根本就享受不到这块蛋糕,而只能在国内“享受”被常年通膨导致的负利率洗劫。
由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问题,中国政府的中期执政风险不算高。所以中国的既定货币政策就是可控的通膨,即使这个“可控”被P民们认为有点失控。他们的执政方针也不允许出现危险的通缩,除非他们已经做好了彻底私有化的准备而意欲靠做空自己来抄底国民经济命脉,就像前苏崩溃时那样。所以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同时在货币深化大有余地可挖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将很难大幅回落。同时对中国股市来说,由于有明确的人民币升值保证,所以在汇改完成前也不要奢望会大幅回落。
在对外大派套利蛋糕等社会主义金融慈善活动的供奉下,在让位大量上游产业控制权的激励下,在资源全面市场化的前期铺垫下,中国资本市场将呈现出可喜的“慢泡沫化”,即使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而这个泡沫的根源 --- 美联储,因美国海外经济飞地的市场扩容(货币深化)而对其增发基础货币的过程可能会因为中国央行开始将部分对美债权做表外隐身化处理而不易被察觉。
中国大陆就是最好的新兴市场泡沫发源地,它正在义无反顾的步85年后的日本后尘。至于现在已经进行到哪一阶段了,可能还处于85年的日本“首都改造计划”和90年的《土地融资限令》之间。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