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伊朗与英雄的悲情

德黑兰掠影17-9:革命的伊朗与英雄的悲情
伊朗是个革命的国度。这个革命首先当然是伊斯兰革命,是霍梅尼主义:既不要西方的资本主义,也不要东方的社会主义,认定伊斯兰本身不仅仅是宗教信仰,也是政治和社会实践,强调宗教和政治不能分离,社会如果想实现公正、进步和避免堕落,必须实行以伊斯兰教义为最高法典的政教合一政治体制。
这种伊斯兰革命理论引导着伊朗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王朝统治,也鼓动着当代最剧烈的伊斯兰复兴和输出运动,冲击着中东和世界。这种伊斯兰革命理论也洗礼了整个伊朗,哺育着现代波斯,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宗教政治化的国家。赶走异教徒,解放所有伊斯兰土地,被伊朗领导人和虔诚教士看作是神圣的国际义务和历史使命,是乐此不疲的国家大业,而美国和以色列成为输出堕落文化和占领伊斯兰土地的当然敌人,尽管伊朗本身宣称并不敌视美国人和犹太人。这种宗教的革命性、激进性引发伊朗与部分地区国家及西方世界的巨大猜疑和隔阂,使其关系长期不睦。
伊朗的革命还是什叶派的反叛精神的历史延续,是对统治伊斯兰世界1000多年的正统逊尼派的不满和挑战。伊朗无论从人口、国土面积都是个地区大国,因其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根基一直傲然独立。虽然伊朗很早就被阿拉伯的伊斯兰革命征服并顺从了伊斯兰化,但是,它顽强地拒绝了阿拉伯化,否则,它今天或许就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而不是埃及。傲慢的波斯人以圣人穆罕默德正统继承人的拥护者和追随者自居,视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为正统政教权力的传人,而包括三大哈里发在内的其他穆罕默德继承人及其拥护者皆为叛教者。阿里的遇刺,其子侯赛因的被追杀而导致的伊斯兰早期分离和少数宗派什叶派的诞生,又从教派上赋予波斯人以及今天伊朗人独树一帜的理由。至今,在他们心目中,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中心应该是伊朗,甚至三大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监护人应该是十二伊玛目的追随者。
这种巨大和由来已久的政治野心和宗教追求导致了伊朗在革命成功后迅速地、有组织地向世界输出伊斯兰革命,其相应的机构包括,“伊拉克最高伊斯兰革命协会”,“黎巴嫩伊斯兰革命协会”,“阿拉伯半岛伊斯兰革命协会”,“非洲和阿拉伯马格里布最高伊斯兰革命协会”和“亚洲最高伊斯兰革命协会”等等,分别负责在伊拉克、黎巴嫩、阿拉伯半岛、非洲和亚洲的伊斯兰革命扩张运动,直接在当地引起动荡和不安,甚至冲突。伊朗的革命攻势首选之地就是与其渊源最深的伊拉克并最终引发两伊战争,随后也引起海湾阿拉伯其他王权国际的恐惧,导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成立以图联合自保。
伊朗的革命攻势当然在黎巴嫩更加轰轰烈烈,真主党、阿迈勒一直是撬动黎巴嫩内政外交以及影响以色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两大杠杆。近年来,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已经进一步地为巴勒斯坦打上烙印,以至于作为逊尼派的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都投入伊朗的怀抱,进而在年初的加沙之战中倍受孤立。伊朗已经自诩为巴勒斯坦事业的第一监护人,并致力于取缔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让历史的巴勒斯坦回归伊斯兰怀抱。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代价是惨重的,尤其是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由于世界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小国伊拉克消耗、抵御伊朗,使实力原本不均衡的双方两败俱伤,伊朗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直接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全部损失超过万亿,经济倒退20年,死亡人数达30万,伤残170万,并形成200万难民。
过去,波斯人为什叶派没有能够保护穆圣后代、失去圣地而自责、赎罪,传统延续之今,每到“阿舒拉节”,虔诚的什叶派教徒半裸着身子,用鞭子,甚至用缀满小刀的绳子抽打自己,以表悲痛和自责,血淋漓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甚至不堪入目。今天,这种受难情结也延续到现实政治中,使伊朗人以伊斯兰世界的特立独行者而自豪。伊朗人并不因为自己是世俗世界乃至伊斯兰世界的异数而内心孤独,因为那种千年孤傲之血还在血管里滚涌,那种贲张了30年的革命热情还在肌体上升腾着热气,而成功发射导弹和卫星的成就,越来越高的油价也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和资本确信,他们是伊斯兰世界的真正老大,他们是堕落了世界的拯救者,尤其一旦获得核能力之后。
这自古至今的革命与悲情,造就了伊朗人的英雄意识,也让我们能在伊朗街道上随意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英雄画像,无论是两伊战争的本国英雄,还是死于抗击以色列的阿拉伯人。

图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样的诗句吟给伊朗人听,他们一定能懂
图3:蒙面的母亲,看不到双颊的泪,但是,牺牲的儿子一定让她心碎
图4:烈士的形象总是能占领城市建筑的制高点
图5:不懂波斯语,隐约看懂这是两位烈士
图6:玫瑰献给死难的将军,他又是谁?
图7:格瓦拉式的伊斯兰革命者被皑皑雪山映衬着,似乎青山不老,日月同辉
图8:已故伊玛目霍梅尼,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死去的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以及飘着伊斯兰旗帜的耶路撒冷金顶岩石清真寺,表明伊斯兰世界就是伊朗心目中的祖国
图9:换个角度看,“打到美国和以色列”!(哈梅内伊)最高指示:“伊玛目霍梅尼的追随者永远支持巴勒斯坦人并打击他们的敌人”!
图10:工艺品店里精美1银盘上镂刻着一圈名字,他们就是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
图11:伊朗高原的干风鼓动着列列的革命旗帜:红蓝白三色用两条各为11句的“真主伟大”阿拉伯文饰隔开,红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绿色象征充满希望和生命的土地,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4弯新月、一部《古兰经》和一把宝剑构成的国徽居于神圣与纯洁的国旗中央。《古兰经》与4弯新月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图形,宝剑与4弯新月又象征伊斯兰教的五大信仰。《古兰经》至高无上的位置,标志着伊斯兰教是伊朗的法源和行为准则。宝剑则象征着力量和征服,当然,也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武器。
相关文章 乔姆斯基:关于伊朗威胁论美国CNN名嘴拉里•金为何“语塞”?--霸权主义逻辑终将彻底失语美国中东战略大转身--石油即将暴涨警:美伊年内将战,全世界将迎来大通胀清真寺与霍梅尼革命及其影响:伊朗核问题新解西班牙《起义》:中国令人愕然地支持对伊朗的制裁不能只盯着经济贸易--从中国同意制裁伊朗说起安理会对伊1929号决议案将使伊朗“坐以待毙”美国推动联合国制裁伊朗的背后玄机?制裁伊朗是西亚外交战略的大臭棋卡斯特罗看天安舰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