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驳史盲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明史部分75大谬误(二)ZT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34,35.P206“太子朱标一死,朱元璋剩下的这二十四个儿子里边,除了三个年幼的,剩下这二十一个就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手握重兵,其中最厉害的是宁王朱权。”首先,- -袁老师,不要总给别人家减家属,损不损那。《明史·诸王世表》载:“太祖二十六子 懿文太子外,皇子楠未封。成祖以洪武三年封燕王。后尊为帝系,不得仍列之藩封世次。其得封者二十三王……而靖江王以南昌受封郡王。”其次藩王手握重兵?您别搞笑了。《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明祖初定天下,分封诸子于各省各府,盖仿汉、晋六朝及有元之制而参酌之,外以壮藩卫而实无事权。其有才者如燕、晋诸王,或统兵以镇边塞,然不为例。其分封内地者,不过设三护卫,不致有尾大不掉之患,其用意亦深远也。”藩王无实权,就是几个有才能的藩王才去守边,那和他们是藩王无甚关系,才能的关系。谁告诉你藩王就手握重兵的?《明史·诸王传》倒说:“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护卫最多一万多人,还有兵部看着,这也叫手握重兵么?

36.P206"宁王朱权镇守东北,麾下八万六千精锐部队。"我看见这句很高兴啊,看来袁老师终于学会看史书了。只不过,是半碗水。《明史·宁王传》:“宁献王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里说他八万军队,六千辆兵车,怎么就成八万六千了?袁老师,你们家兵车也当人用啊?
37.“朱元璋带着他孙子,皇太孙朱允炆检阅藩王的部队,瞧你这些叔叔们,兵强马壮,万一哪儿造反,让你叔叔镇(和谐)压。朱允炆小伙儿当时也二十多了,有点儿想法,他就反问了一句。我叔叔造反,谁镇(和谐)压?一下把皇上问晕了,没考虑过这问题。那就靠天吃饭呗,哪能那么巧?”惠帝生于洪武十年,二十多,应是洪武三十年后了,可据我所知,洪武三十年后貌似未检阅藩王部队吧……

38.P207"最爱干的事是调戏妇女和玩儿打仗,最爱干这两件事。他调戏妇女,是微服上街调戏妇女。后宫三千佳丽不够,还出去调戏妇女,被人逮着送县衙去了。你说君臣相见,不知道怎么脱的身。然后就是在宫里开店做买卖,神武门后边开店做买卖。手里掂着那块肉,三斤三两,你上秤不带差的。皇上整天干这个,掂肉,三斤三两。开买卖,让太监什么的来买他的东西。"一看就是京剧里情节给改编了一下……还有,那掂肉的典故我也没查到,也不知是不是袁老师又搞发明创造了?

39.P208"他说我有本事,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然后那大臣就将他,您给我们表演一个。在教场,一千多明军将士,刀出鞘,弓上弦。围着一个被俘的绑在马上的蒙古将士,然后皇上冲进去,一刀给他脑袋砍下来。这叫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百万军,自个儿的,上将绑着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将,反正绑上了。皇上就给咔嚓一刀,证明皇上玩儿过刀,没敲下他胳膊来。"武宗杀敌是应州大捷中,至于其余则纯属袁老湿发明创造了……

40.P208"皇上带几万铁甲兵出关,出长城,跟蒙古人打仗。打多少蒙古人呢一百来人。他带几万人,冲啊,杀,把人家消灭,然后回去功,自个儿又升一级。"啧啧,袁老湿又开始发明创造了。《明史·鞑靼传》载“十二年东,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帝幸阳河,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帝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画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此役史称“应州大捷”,然而到了袁老师这,鞑靼五万大军变成了一百来人,那五万人难道都被袁老师解决了?

41.“十年,在位十年驾崩。”哈哈哈哈!武宗在位凡十六载,怎么变成十年了?袁老师如此基本之事都不知道,也敢讲明史!真是不怕贻笑大方!
42. P208"明朝的皇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一个赛着一个短命。尽是二三十岁,酒色过度就死了,尽这种玩意儿"……此句无耻之尤!想想未及四旬而亡的诸帝,宣宗,景帝,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光宗,熹宗,毅宗,哪一个是酒色过度而死?穆宗倒是色心稍重,但那也不影响他成为一代贤君!不加任何考证就信口开河,实是不知世间还有无耻二字!

43.P208“就明成祖大概60岁”《明史·成祖本纪》:“(成祖)辛卯,崩,年六十有五。”什么叫大概六十岁?

44.P208“不上朝,从来不上朝,大臣几十年都见不着他。”可笑!世宗前期大有作为,二十一年庚寅宫变后受惊才不上朝了,怎么成了“从来不上朝”?再说,他从来不见大臣怎么能使皇权不旁落?袁老师,您老痴人说梦呢?

45. “世宗完了之后穆宗即位,穆宗还不错。可惜短命,七年就死了”……穆宗在位六载,这样基本的东西您都不知道也敢讲明史?

46.P208“神宗可真神啊,真的是神。他就是干一件事,数钱,整天盘炕上啪啪啪数钱。这就是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弄的这些遗传基因,都是土财主。”得了,我也不驳了,袁老师您胡说八道扯得不累我驳着还累呢……

47.P208“神宗皇帝好像一辈子就出过紫禁城一回,上昌平十三陵看看自个儿坟地,一看不错,行,修得挺好,继续。就回来了,数钱。在他住的那宫殿后头挖一大坑,埋上三百万两银子。他肥胖,然后整天在炕上盘着,左腿萎缩了。所以每天晚上太监搀着他一拐一拐地,到坑边那儿看看,我那银子还在吗?还在,这能睡得着觉,不然睡不着觉。最后那点银子全让太监给偷光了。”……我不多引了,引一段就够了……《明史·神宗本纪》:“十一年春……闰二月……乙丑,如天寿山谒九陵,免所过田租。庚午,如西山谒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神宗一个月就出宫谒陵两次,你说人家一辈子就出宫一次,不是胡扯是什么?!后面一段属胡说八道

48.P209“长陵怕有《永乐大典》不敢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今学术界没有一种观点认为《永乐大典》是埋在长陵里的,只有一种说法说埋在永陵。袁老师张口无任何证据就能说出大家都想不到的永乐大典的所在,在下佩服。

49.“他一死,他儿子光宗即位。光宗这哥们儿太光了,二十九天驾崩。登基之后第一道诏书就是选美女,选了八个美女,二十九天驾崩。”袁老湿啊,不知您在那本书上看到那几个美女是光宗选的?学界公认那几个美女是郑贵妃所献,随便引一段史料就知道您在胡扯。《明史记事本末·卷六十八》:“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丙午朔,光宗践祚……郑贵妃进美女四人(应为八人)。”还“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选美女”,胡说八道而面不改色,不得不说,您脸皮真厚,您有时间可以上八达岭,您应该跟它比比去,估计他比不过您。
50.P209“ 这个魏忠贤就专捡皇上做活的时候跟他说事,哪闹灾了。你没看我这忙呢,我今天晚上没地睡呢,哪闹灾关我什么事,我这床头柜还没做好呢,你看着办吧。”《酌中志余》载:“

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这和袁老师所述完全是两般,什么叫“哪闹灾关我什么事?”这是什么混账话?不知袁老师这句话从何处所得?
标签:老师   二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