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智猪博弈”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在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无异于是大猪,而发展中国家无异于是小猪,且由于技术上的、发展阶段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时的各自成本也是不相同的,不都是“智猪博弈模型”中的“2个单位”,而是发达国家付出的成本小,而发展中国家付出的成本大,即不是2:2,而是1:3,或1:4、1:5......

  

   当然,家园是共同的,我们都有责任,但能力有大小,责任有大小。从“中美国”、“中美共管”、“G2 ”等概念,到直接成产2012这部极具宣传效果的灾难电影——由中国负担制造“卓明方舟”并拯救人类,再到当前哥本哈根会议中各谈判方的博弈过程,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大猪”对“小猪”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地忽悠和无理要求!

  

   希望党和人民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

相关文章 马也:第三世界的声音,终审判决--从里约到德班(4-5)郎咸平:气候问题大骗局---欧盟征收碳排放税的荒诞理由德班世界气候大会:资本主义富国判贫困国家人民气候死刑!福斯特:《京都议定书》的失败丁一凡:要防止低碳成为新的金融投机的借口气候政策和行动: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南美召开“世界人民气候大会”受关注从里约走来--哥本哈根思考之一西南赤地千里,华北沙暴肆虐--亟需计划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王中宇:哥本哈根:闹剧后的沉思哥本哈根会议检讨刘仰:哥本哈根之后中国的“低碳危局”
标签:气候   收益   单位   等待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