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和大多数网友谈谈毛泽东时代是贫穷的时代吗?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毛泽东时代是贫穷的时代,这是主流舆论的一个定论,以此来证明改革开放如何如何伟大光荣正确。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还需要具体分析分析才行。
  
  和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毛泽东时代当然是比不过的;但是如果拿毛泽东时代和解放前比呢,难道不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吗?在改革开放之前,有‘三转一响’之说(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解放前有多少普通人家能够拥有这‘三转一响’,到1978年又有多少城市居民家没有这‘三转一响’(包括部分所有)?解放前有多少人家看得起病,有多少人家的孩子读得起书,到1978年,还有多少城市家庭为看病、养老和孩子上学而天天发愁?再说和解放前相比,城市人口又增加了多少?想一想这些数据,毛泽东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多大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屁股究竟坐在什么地方!坐在那些资本家、老爷、精英哪里,解放30年可以说生活水平原地踏步,因为所有这些享受他们早就有了,而且可能比解放后还要好;但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则答案就完全不同了。
  其实,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人均预期寿命。数学网友老是爱用他的人口阶跃图说事儿,有人说那不算数,因为很多国家都发生了人口阶跃。情况可能确实如此,但在人口阶跃的情况下还能使得人均预期寿命发生阶跃,这样的国家就寥寥无几了。按一般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35岁左右一下子增加到了1976年的60岁以上,而一个贫穷的国家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比如印度,人口也大幅提高,但人均寿命却变化很小;再比如我们在‘三年大饥荒’年代,人均寿命就大幅下降。
  有人会注意到我上面说的都是城市的情况,而没有提及农村。这是因为在毛泽东时代,也仍然存在着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但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和城市差不太多的,也有远远比不上的,甚至是极端贫困的;相对而言,城市间的差别就稍微小一点。另外,对毛泽东时代的城乡差别也有个怎么看的问题,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分析过,可以看:"和一家之言网友讲讲道理:谈毛时代和邓时代的剪刀差"
  
  其实,贫穷虽然是一个词,但也可以拆开看,贫和穷是两件事。所谓贫就是说没有东西,哪怕你家藏万贯,可就是买不着什么东西;所谓穷就是说没钱,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可你就是买不起。这样来看,毛泽东时代是贫大于穷,商品不丰富,东西少;而改革开放后虽然不贫了,商品丰富而充足,但相对而言,穷人比毛泽东时代更多了,因为很多很多人买不起什么东西,只不过维持温饱而已。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穷人,既可以是绝对的穷人,也可以是相对的穷人。毛泽东时代,城里的普通老百姓居家不易,攒不下几个钱,但真要买点什么东西,过日子省一省,扣扣牙缝,总还能挤出钱来。所以毛泽东时代的穷人,主要是那些绝对的穷人,相对的穷人很少很少。用今天的话讲,城市居民绝大多数都可以算作是‘中产阶级’。如今的穷人,要么也就是买那些买得起的东西,要么就是想也别想,想靠过日子省省买点什么想要的东西困难就太大太大了。所以今天既有绝对的穷人,更有非常非常多的相对的穷人。于是,培育城市‘中产阶级’成了政府的头等大事。
  因此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症结是太贫,即物质贫乏,穷是次要的。但这不能过于责怪毛泽东时代,更不能因此而嘲笑毛泽东时代,因为它所继承的基础实在是太差太差,而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又是不可能的,由贫转丰只能经过一个艰苦奋斗,物质不丰富的时代,因此毛泽东时代的贫困也好贫穷也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观上的不可避免,主观上的错误或失误其实是次要原因。我们今天面对改革带来的种种问题,常常爱说不可避免,一点都不分主观客观,但对毛泽东时代客观上根本不能避免的事情却大加抨击,这是人干的事儿吗?!莫非我们真的认为天上可以掉馅儿饼,吃第七个馅饼就可以饱,前六个根本不算数??
  
  现在说毛泽东时代贫穷,更多地是指文革中人民生活改善的步伐变慢了。这的确是事实,说明当时的政策存在有错误的地方,是需要加以纠正的,但我们仍不能因此而加以妖魔化,而是仍然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客观原因。
  原因之一就是解放初期生活的改善更多源于分配领域的改革,属于存量改革,再加上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因此本身就存在大幅提高的潜力。而在此之后,生活的大幅改善属于增量改革,必须依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而这只能经过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才能完成,考虑到当时西方封锁的条件,尤其使我们只能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进一步减缓了我们改善生活水平的速度。但恰恰是文革期间我们到了一个关节点,迈过去就可以使生活水平继续大幅改善。可惜的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就要看到胜利果实的时候撒手人寰,被别人摘了果子;我们如今对毛泽东时代及其人民群众大放厥词,良心何在!
  因此改革之后生活大幅提高,更多地属于存量改革,和解放初的道理差不多。而此后的生活水平提高,依赖于从国外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国内生产力,所以人们能够感觉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近十年,人们的感觉变了,似乎生活水平提高的不快了(当然,是对城里那些收入还可以的人来说),这是因为以前的潜力耗尽,现在更多地需要我们自己使劲儿,但我们这么多年形成了依赖外力的局面,自主提高自身的能力降低了,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平台期。这样来反观文革时代,可能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
  其实,文革时代固然有问题,但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一开始说的三转一响,主要是在这个时代普及的。翻翻国家统计资料就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四大件的生产和销售都在稳步提高,尤其是收音机一项,提高的速度非常快。此外,那时电视机也从无到有地飞速发展,截止1976年,累计销售几十万台。今天看来这个数字太小太小,但考虑到毕竟是初创时期,而且全凭自力更生,这样的成绩是足以自豪的(建议大家复习一下指数增长原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愚蠢小猪网友,他曾经对彩电业的飞速发展做了详细分析,可以说改革后彩电迅速普及城乡,毛泽东时代居功至伟。
  
  总体说来,如果文革时代错误得以纠正,同时不改变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方向,综合起来,可能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如现在,但同时现在的很多社会问题也不会出现。因此总体比较两个时代,很难说谁好谁差,只能说各有优势。喜欢什么样的社会,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
  有些人对毛泽东时代的缺陷横加指责大力妖魔化,对毛泽东时代的成绩却极力否认;而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大唱赞歌大力颂扬,却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力回避。这样的双重标准是决不能容许的。</div>

标签:时代   毛泽东   提高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