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欧盟将进入长痛期
欧盟将进入长痛期
——专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扩散背景下,6月26日~27日,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的首脑聚集加拿大多伦多,就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未来道路等问题进行高峰论坛。G20峰会最关注的议题是什么?《中国经营》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
《中国经营》:G20峰会之际正值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扩散,目前欧美国家立场存在哪些分歧?
王建:G20的最主要矛盾还在于美国和欧盟的货币霸权和财政政策安排的矛盾。这一次美元对欧元大幅升值,实际上是三大主权公司刻意降低欧洲等国家的主权债务信用,打压欧元的用意明显;另外,最近美国新屋开工和消费数据都不好,美国希望刺激政策继续保持稳定,而不能轻易退出,但是欧盟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财政政策收缩了,两者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再次出现矛盾。
因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进口国,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美国必须为同等数量的进口支付更多美元,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肯定不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中国还是美国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之一,而中国的外汇收入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国际热钱,热钱流向中国,一是看中国经济好,二是看人民币升值的前景。所以,美国绝对不愿看到任何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取强势,但人民币绝对是个例外,就是因为中国这个“储钱罐”可以把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美国。如果我们看清了美国对中国的物质产品与资本的依赖关系,让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美国有利。
《中国经营》:为什么说美元和欧盟的货币霸权之争是当今金融市场的主要矛盾呢?
王建:次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三次站上兑美元1.5以上的地位,但这三次都不是因为欧元强,而是因为美元太弱,是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与经济在受到一次次的剧烈冲击。前两次欧元从1.5的高位跌下来,都是由于美国在欧洲的周边策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甚至发展到俄罗斯舰队与北约舰队在黑海的对峙。2009年12月4日,当欧元第三次站上兑美元1.51高点时,美国的三大评级公司突然同时宣布对欧元区5国调低主权信用评级,是用打击欧元区主权信用的方式来压制欧元的强势,由此所诱发的欧元危机,直到现在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美国之所以能够从主权信用角度打击欧元,是因为欧元在设计的时候就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由于财政统一,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解决落后地区支大于收的矛盾,美国、英国与日本由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都要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70%以上,但是欧盟集中的财政收入仅占1%。此外,对欧元区来说是只有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但是对欧元区各国来说,就是只有财政政策而没有货币政策。
美国这次救市措施中的重要一条,就是让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但是欧元区国家由于货币政策被上收,救市就只能靠多发国债,由此导致欧元区国家的平均债务从2008年的2%飙升到去年的接近7%,希腊等5国以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就不好,这次为了救市国债就发得更多,所以给美国抓到了机会。
欧洲要想挽救欧元就必须严格控制住欧元区各国赤字的增长,欧洲经济就会由此陷入严重紧缩,这对欧洲的经济复苏是严重制约。同时,紧缩赤字所带来的削减工资和福利必然会引起欧洲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动荡,更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增长,近来在英国和希腊所发生的大罢工就说明了这种情况。欧盟要想彻底解决欧元问题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欧盟的政治体制,让财政与货币都统一起来。目前看欧盟将走向何方还很不明朗,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不论欧盟在这场危机中是向前进还是向后退,都会经历一个较长期的痛苦过程,是一个伴随着需求收缩与社会动荡的较长期低增长时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