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秉国警告日本莫“误判形势美智库鼓吹锁住中国海军
戴秉国警告日本莫“误判形势”
《参考消息》2010年9月13日
戴秉国深夜召见大使
【时事社东京9月12日电】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12日零时就在东海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注)发生的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中国渔船冲突事件,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要求日方“不要误判形势,作出明智的政治决断,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丹宇因此事而被中方召见已是第四次。副总理级的国务委员在深夜召见大使是极为罕见的,表明了中方希望日方尽快释放渔民使事态平息的坚决态度。
由于中国领导层要求菅直人政权作出政治决断,日方似乎也会被迫采取某种对策。不过,对于涉及两国主权的问题,谁也无法轻易让步,因此人们担心日中关系可能恶化。
【共同社北京9月12日电】中国外交部12日称,国务委员戴秉国当天凌晨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郑重表明了中国政府的重大关切和严正立场,要求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会谈于当天零时起在中国外交部进行,历时45分钟。
级别高于外交部长的国务委员在周末凌晨见日本大使表明中方立场,这一举动极不寻常,显示了中方对事态的重视程度。考虑到国内指责日本的舆论高涨,中国政府展示了强硬态度。
中国此前曾邀请日本首相早日访华,亚太经合组织首脑峰会也将于11月在横滨举行。如果问题久拖不决,有可能会对日中首脑交流造成影响。
【共同社台北9月12日电】台湾中华保钓协会与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表示要租船出海宣示钓鱼台(大陆称钓鱼岛——本注)主权,预计13日中午从台北县野柳渔港出发。
中华保钓协会等11日在台北县召开“保钓论坛”,除台湾外,香港、澳门的相关团体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大会以两岸代表的名义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日本释放被捕船长等。大会还宣布开始筹建“世界华人保钓大同盟”,力争团结两岸及全球华人保钓团体。
中华保钓协会执行长黄锡麟今天表示,该协会成员与港澳保钓人士将分乘两艘船前往钓鱼台,以强调台湾与中国捍卫钓鱼台主权和公民权益的决心。
中国拒绝日任何调查
【共同社北京9月12日电】日本驻华大使馆说,丹羽宇一郎在被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召见时重申了日本的立场,即中国渔船妨碍海上保安厅执行公务,并非法在日本领海捕鱼。
丹羽宇一郎说:“日方的立场是,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内法严肃处理此事。”
他呼吁中方“平静、谨慎地”对待此事,不要让它影响到两国总体“战略互惠关系”。
而日本有关部门今早把中国渔船带到冲绳县石垣岛附近海域,以再现它与日本巡逻船7日相撞的情景。
【美联社北京9月12日电】日本海上保安厅官员今天将中国渔船和船员带到冲绳岛附近海域,以测试渔船性能,一艘载有海上保安厅人员的日本船紧随其后。
日本媒体道,日本官员还在渔船上发现了鱼,并正在调查这些鱼是否是在日方认为的本国海域非法捕获的。
【中央社台北9月12日电】中日钓鱼台争议愈演愈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今天再重批日本。
针对日本今天对中国渔船进行现场模拟取证一事,姜瑜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日方对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进行任何形式的所谓调查,日方的所谓取证是非法、无效、徒劳的。”
姜瑜说,中方要求日方停止导致事态升级的举动,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日本《每日新闻》9月12日道】日本巡逻船与中国渔船相撞,中国船长被捕。受此影响,中国推迟了两国有关东海油气田问题的缔约谈判,不过,中国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要日方释放被扣船长,真正目的是在东海的海洋权益谈判中占据主动。
进而,中国国家海洋局的调查船“海监51”号11日越过日本主张作为专属经济区分界线的中间线进入争议海域,要求海上保安厅的测量船停止海洋调查活动。
日本政府人士说:“中国是想利用偶发事件来推迟实施两国领导人已达成的协议,将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东移,与中国主张的分界线靠拢。”
过去东海油气田开发一直由中国单独实施,经日方多次交涉,两国2008年就联合开发达成了原则协议。不过中方一直反应迟钝,用了两年多才开始事务级缔约谈判。
中国宣布推迟东海谈判,日本政府虽表示不快,但也打算采取冷静的态度。日本希望在摸清中国真实意图的同时,使事态逐步平息。
关于中国海洋调查船要求海上保安厅测量船停止海洋调查活动一事,日本政府人士表示“不会进一步刺激对方”。为了不让日中在东海问题上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日本将慎重地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日结盟动向值得警惕
【路透社北京9月12日电】中国外交高官今天加大对日本的压力,警告东京勿“误判”形势。
这是日中这两个亚洲大国围绕领土纠纷的又一次外交争端升级,使双方几十年来为消除不信任所作的努力受挫。
迄今为止,中日两国一直使双边纠纷限于外交争执,并避免采取会使两国关系跌回几年前对立冰点状态的措施。
两国关系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会令专注于两国贸易的投资者不安。今年上半年,中日双边贸易规模达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5%。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9月11日道】《南德意志》认为,最近发生的钓鱼岛事件不会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但它反映了中国与日美在东亚安全利益上的潜在冲突。
针对中国政府对日本逮捕中国船长事件的强烈反应,《南德意志》评论说:“发生这种激烈口角,背景是黄海、南海和印度洋上的领海主权之争日益尖锐。这次可能是日本的海上安保力量反应过分了。观察家认为,尽管北京表示强烈威胁和抗议,日本政府依然将中国船长扣留多日,这是一个目的明确的信号。驻北京的外交官说:日本要向中国表明,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提出领土要求,是不会导致邻国自动退让的。”
评论还指出,钓鱼岛问题也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东亚安全利益上的潜在冲突。“10年来,美国海军忧虑地从其日本的基地注视中国潜艇如何日益频繁地进入日本沿海水域。人们估计,中国正在对日本周围海底进行系统测量,以备发生潜在的战争。围绕着天然气和石油蕴藏的勘探,那里也总是出现冲突,最近的一次是一个月之前。”
【法国《世界》9月12日文章】在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作了空洞的自主表达后,日本再次投入美国盟友的怀抱。
尽管存在历史隔阂,日本正试图成为目前与中国赌气的韩国的特殊伙伴。韩国对中国支持朝鲜感到不满,同时北京也被美韩黄海军演习所激怒。中国的愤怒指责说明它同韩美的紧张关系加剧。
这种演变加固了美国所属的三方联盟。同东京和首尔订有防务条约的美国成了对付“中国威胁”的轴心。
美智库鼓吹以琉球岛链锁住中国海军
《参考消息》2010年9月13日
臆想“中国夺岛”吓唬日本
B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 9 月10日文章】题:中国岛屿战略中的琉球群岛链( 詹姆斯·霍姆斯 吉原俊井)
8月底,日本《读卖新闻》道称,日本自卫队计划于12月举行该国有史以来的首次护岛军事演习。日本将在此次演习中与美国海军展开合作,以夺回保护不力的琉球群岛,防止其落入敌对入侵势力(中国)的手中。
考虑到自身所面临的利害关系,中国迄今总体而言对此保持缄默。正如日本海上战略计划第一部分所呈现的那样,中国海军正不断努力,以突破第一岛链并在西太平洋海域上自由行动,要么是为了威胁台湾东部海岸,要么是出于其他的一些目的。占领一座或几座琉球群岛岛屿,将令中国军队有机会实现这一计划。只要隐蔽在岛屿链之中,中国军队就能击退日美海上联军,让东京和华盛顿无法关闭这条海上通路。
日本自卫队必须应对与琉球群岛有关的多种意外状况。一种可能性就是中国为了在群岛间开辟一条航道而展开严密且精准的打击。中国军队可能会占领该群岛中邻接一至两条海峡的岛屿。毗邻宫古海峡和石垣海峡的宫古岛便是首选。这丽条海峡是中国小型舰队近年来根据其战略部署选择的航行路线。一旦在宫古岛上部署导弹部队,就能够掩护途经这两条海峡的中国舰队,令该岛发挥双重作用。
石垣岛是中国的另一个选择。中国军队还有可能从日本手中夺走整个琉球群岛,以实现更多目标。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中国的多种意图都将通过岛屿行动得以加强。这将提升其“反介入/区域封锁”行动能力。该战略就是封锁亚洲海域,防止美国增兵,并阻止已经身处该战区的军队进入台湾海峡等区域。
在岛屿链之间,中国的潜艇及水面作战部队能够对从关岛、珍珠港或圣迭戈等海军基地远道而来的美国海军进行“纵深防御”。导弹及鱼雷攻击将造成严重的损伤,并消耗这些部队到达战区发动战争时所需要的燃料、弹药及补给品。
这似乎是中国岛屿战略的“南北”及“东西” 轴线。控制住日本南部侧翼后,围绕岛屿链部署的中国军队将为沿台湾东部海岸巡逻的中国海军舰艇提供空中及海上淹护。举例而言,中国驻扎在琉球群岛众多小型港口的 “022型隐形导弹艇”能够抵御日美联军,与此同时,解放军将击退台湾海军,并向陆地目标猛烈开火。此外,来自琉球群岛及中国沿海的小型快艇及机动导弹将阻断南北方向海上通道,令驻扎在日本的日美联军无法合作,来自东亚或东南亚的增援力量也无法到达。
岛屿战咯为中国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军事利益而已。比如,北京可能会将夺取有争议的尖阁群岛/钓鱼岛用作政治心理策略。
支招美日联合“击败中国”
虽然预测中的前景听起来很严酷,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军队就一定能从日本手中夺走这片群岛,中国占据这些岛屿抵抗日美联军反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中国的两栖舰队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此外,中国军队还缺乏远征弪验并具有其他不足之处,这些都凸显了日本在中日竞争中的显著优势。东京具有—种永久的地缘优势,它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沿琉球群岛链增加防御力量。此外,日本仍具备在冷战期间培养出的领先的军事实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反潜作战能力。这为日本与北京的竞争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本自卫队的战术家们曾用潜艇、反潜机以及精密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阻断海上要道,成功地吓退苏联海军的舰长们,让他们不敢冒险穿越与日本海毗连的这片狭长海域。虽然在攻击型潜艇作战方面日本自卫队有着明显优势,但日本舰艇的反潜作战优势正在减弱。中国海军潜艇舰队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先驱,其数量正稳步增加、隐形技术也愈加成熟、打击效果亦曰趋致命。在新的静音技术的帮助下,发现、跟踪并击沉中国舰只变得越来越困难。
反潜作战正逐渐向资源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方向靠拢。事实上,美国的潜艇人员眼下正质疑自己在太平洋上进行反潜作战的能力。简而言之,水下作战的重担更多地落在防御者身上。尚不清楚日本的海上及空中反潜作战部队是否依然有实力遏制经济上愈加强大的中国。如果中国军队对反舰弹道导弹加以完善,那么日本的这种能力就更加值得怀疑。反舰弹道导弹是打击日本自卫队直升机航母的一种理想武器,而直升机航母是日本水面舰艇反潜作战能力的核心。
一种更具进攻性的想法或许代表了日本的未来海上战略。舰艇数量至关重要,但这个问题也许并不像它看起来的那么难以解决。日本自卫队往往会让服役约15年的潜艇退役,以确保本国舰艇拥有最为尖端的技术优势。相反,美国海军攻击潜艇的服役期限是30年左右。按照美国的做法,东京应该很容易就能够以很少的资金增加潜艇数量。日本只要按照目前的速度建造新舰只,同时延长老舰只的服役年限即可。
最后,日本自卫队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是保护群岛本身不受攻击,为日本免去从占领者中国军队手中夺回该群岛的麻烦。目前,这片群岛几乎没有任何保护。只有通过岛上工事、反舰和防空武器的掩护,日本部队才能够为琉球群岛提供绝佳的保护,令中国军队无法在远程作战的情况下夺取这片岛屿。有效的联合行动能够在战争时期防止中国军队猛攻这片群岛,即使未能达到这一目标,日本仍能切断、孤立、等待并击败中国。无论是哪种方式,日本都将在中日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关文章 卢麒元:打狗棍法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港评:俄国强悍对日中国自惭形秽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