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继续绑架世界经济:中国须善用货币改革机遇
美元继续绑架世界经济:中国须善用货币改革机遇
香港经济导刘勘/这场华尔街导演跌宕起伏的次贷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眼球,尤其是今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佈进入破产保护,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吞噬大量社会财富,究竟谁是受益者谁是受损者,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楚,便于判断分析危机演变可能趋势或肆虐的时间,对A股市场演绎方式和投资策略选择或许有较大借鉴价值。
实物和减记资产仍留在美国
美国居民房贷总额为11万亿美元,其中商业银行持有约5万亿美元,按目前5%违约率估算房贷损失约6,000亿美元,所以据此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以应对金融机构次贷损失。可这区区6,000亿美元次贷却引发了金融海啸撬动了全球经济,是市场力量还是其他无形的手,不管如何次贷标的物—美国房地产并没有消失,按物资不灭定律看,依然有较大“剩馀价值”。
与此同时,由于投资次贷等相关衍生资产亏损而发生减记,造成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倒闭三家,两家被迫收购转型,以及花旗等商业银行也出现巨额亏损,那麽次贷损失而减记的资产仍然在美国金融机构口袋裡,也就是说次贷标的物—美国房地产“缩水”后房地产和因其违约而减记资产都在美国市场上。关键是次贷标的物—美国房地产,经过美国投资银行家们抵押创新打包成名目繁多衍生金融产品,卖给全世界投资者,廉价信贷和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在美国政府主权信用担保下,全世界投资者进入了美国次级债等衍生产品市场,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提供虚假繁荣。
当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虚拟资本泡沫破裂,虽然造成美国投资银行倒闭或转型为商业银行,但是实物资产和减记资产却留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美国很可能成为唯一也是最后的赢家,而美国以外其他国家投资者成为了真正埋单者,甚至数以万计账面财富灰飞烟灭。
矛盾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世界
值得注意,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蔓延,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增持海外资产3.56万亿美元,为历年增持之最,截止去年年末,美国海外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9.46亿万美元,反映近几年美联储注入流动性并没有留在美国,通过对外投资全部投向海外,其中包括部份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于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获得巨大股权收益。美国银行一个董事曰:投资中国银行股权而获得的利润,足以弥补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就可见一斑了。
当美国流动性游离出去同时,其他国家则在增持美国资产,去年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国资产3.43万亿美元,也是历年之最,其中也包括我国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持续增加,中国投资公司和QDII投向美国等海外资产,截止去年年末,美国对外负债总额为21.18万亿美元。可见美国玩了个金蝉脱壳,虽然次贷危机爆发在美国,但次贷危机损失却由全世界来买单,美国把矛盾风险损失分摊给了全世界,各国因此蒸发掉大量社会财富,包括我国A股市值也被蒸发掉22万亿人民币。
美国2007年国际收支逆差为7,331亿美元,比2006年减少1,218亿美元,美国对外淨债务不增反减,显然与去年次贷危机相背离。尤其美元自2002年以来贬值走势,使世界各国投资持有21.18万亿美元资产严重缩水,其中包括中国美元外汇储备和各种债券,按美元贬值幅度有学者推算,由此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带来赖账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已经达到3.58万亿美元。
美元地位仍巩固
反映出美元不但代表著美国利益,同时又充当著国际货币角色,具有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功能,这样一来,美国享受一国本位币与国际本位币叠加好处,造就美元霸权地位,美国生产美元,信用又创造美元流动性,所以,美国可以通过美元升值或者贬值,借美元汇率变化趋势,对世界各国财富进行掠夺,还可将通货膨胀风险转移到世界上能够转嫁到的国家和地区。故国际金融市场有七年一个轮迴美元贬值浪潮的“规律”,美国在世界各国大肆举债,然后通过美元人为定周期贬值,使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债务急剧缩水,如此美元经过升与跌循环中,使世界财富回到美国,是美国发财致富的秘诀,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财富被掠夺或者遭到蒸发。
这回美国将危机造成损失出口转嫁到他国来分担,而且赖掉了部份巨额债务。现在资本主义强国利用政府干预向市场大量资本注资,根据俄罗斯11月12日召开的一次经济问题会议上,发表“俄罗斯和世界反危机”告称:为应付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已支付9.4万亿美元,约佔全球GDP的15%,其中美国3.5万亿美元,佔GDP的25%,英国1万亿美元,佔GDP的37%,德国8,930亿美元,佔GDP的23%,俄罗斯2,220亿美元,佔GDP的13.9%等,来拯救当前金融和经济体系。
危机过后世界权力新关系已经非常清晰,缘由美国其金融实力远远超过其他经济体生产能力,美国GDP佔全球比重35%,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佔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54%,美元佔全球外汇储备72%,美元佔全球贸易结算货币58%,美国控制著全球24%战略储备,拥有11%世界贸易份额。显然当今世界上较长时间内无法找到美元替代货币,既是这次百年不遇金融危机,也难以撼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地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撼动美国霸主地位,加之美国最终将成为这次金融危机受益者,其霸主地位得到再次巩固,很可能美国最早生病,也会最早复甦。
美元继续绑架世界经济
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胡作非为后,近期美元却形成连续大幅度上涨走势?当前国际金融形式下,强势美元是符合美国利益,一方面,各国央行均持有大量美元资产(被绑架的人质),为避免它国抛售这些资产,美国货币当局必须保证美元稳定,以吸引海外机构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救市方案实施提供资金,并尽可能降低美国政府筹资成本;另一方面,美元走强能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美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空间。儘管金融危机使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信用体系备受诟病,但美元地位基础尚未出现根本性动摇,在过去七年以来,虽然美元贬值相对欧元升值,可是欧元区经济实力逊于美国,还有政策步调不能一致,金融市场分割且缺乏广度和深度等原因,欧元难以对美元构成实质性威胁。
新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中,已经承诺“负责地结束伊拉克战争”,美元作为战争货币形象会逐步淡化,降低美元不确定风险,缓和美元贬值压力,投资人不再会刻意迴避美元货币,所以美元出现上涨也就在情理之中,或许奥巴马标志著美元新一轮升值周期开始,因为美国现在最需要全世界恢复对美元信心,只要全世界保持美元信心,它的国债才能发出去,庞大救市计划才得以完成,只有美元坚挺才能继续绑架世界经济。
短期防通缩长期防通胀
金融危机和“去槓杆化”过程,使全球流动性过剩一下转变成流动性紧缩,更为严重出现流动性陷阱,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藏起来,为避免货币政策失效,缓解金融危机破坏性,全球央行联手降息,提供信用担保等措施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应对信贷紧缩和流动性不足。比如像美联储凭藉其货币发行权,印製与救市计划7,000亿美元国债相对应的美元,这7,000亿美元可是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货币乘数作用,最后可放大6~10倍,世界上就会因此多出4~7万亿美元流动性,倘若全球央行携手注入约9.4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当市场信心总有一天会得以恢复,经过货币创造功能派生出一个天量巨额美元流动性,最终要回流到实体经济中去,这样大的基础货币派生出流动性,在正常市场时候远大于实体经济需要,因此在近期要防通缩远期要防通胀。
美国金融市场需要一段时间休整与恢复,然后视实体经济运行状况作出进一步反映,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经济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复甦。当未来世界经济凸现恢复迹象时,或者投资者意识到资本市场能够顺利经受经济衰退的考验,这些基础货币将在货币乘数作用下派生出来,它们很快会返回市场。所以,现在相当数量各国金融机构“冻结”和个人“窖藏”(个人持有现金)资金,形式上流动性匮乏短缺背后,需要警惕一个真实的假像—天量通货的货币正在囤积和累聚。
产生新的战略机遇
美国金融体系结构性主动调整,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只是被动性接受。或将给世界金融秩序带来一次变革,呼吁改革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使之能够正确反映世界经济新变化,将催生金融新秩序。这样一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新的战略机遇,建立多元化外汇储备体系,大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实施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和人民币国际债券业务,稳定汇率增加金融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提高金融竞争力,成为世界多元化货币体系中重要组成货币,减少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被国际投机操作的可能性。抓住机遇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实现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和规模壮大,逐步建立起金融强国,为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服务。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式下,给中国提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机会,可借金融危机加速产业佈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步伐。虽然在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经济增长下滑还会继续,但是中国目前依然存在著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人口红利较大发展空间。继续制约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产业依然欠账较多,如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相当,美国有27万公里铁路,而中国只有7万公里,差距甚大,目前中国铁路运输量只能满足实际需求量54%,公路交通到处几乎都有不同程度塞车,急需加大公路网建设投资,提高人流和物流速度,可见增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产业投资有庞大市场潜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必将起到“纲举目张”作用。
“低成本高增长”发展机会来临
10月末,中国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馀额45.83万亿人民币,实际贷款30万亿人民币,尚有近16万亿人民币在银行裡“睡大觉”,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无论政府、企业和个人,负债率和槓杆率在国际范围内都是偏低的,是大规模投资有利条件,加之现在受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经济过热担忧已经解除,而且PPI和CPI仍在继续下滑,给放手保增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鬆货币政策提高有利条件,也有可能又迎来一次“低成本、高增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产龙头,撬动有效需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所以,国家制定扩大内需促增长的4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根据国际惯例和过去政府投资1元,能拉动社会投资3元经验,到2010年政府投资4万亿人民币,能够带动社会投资12万亿人民币,去年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为13.7万亿,意味著今明两年每年总投资额都将达到16万亿人民币。在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累计效应下,终究会折射当前疲软的股票市场上来,破除国际资本对中国股市发展的干扰,完善市场制度,健全金融体系,有效监管,规范发展,遏制扭转下滑预期和心态,重树市场投资者人气和信心,为股市逐步企稳创造条件,那麽股票市场所需资金将不请自来。
A股经过72%大幅度回调,投资价值和战略机遇又再次凸现,在当前政策向“左”与市场预期向“右”博弈过程,即使看空也不宜再做空了。在当今危机肆虐阶段,也许是股票风险投资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也有可能是一个股票风险投资最好的时代。
为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