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国庆天安门广场组字亲历记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1966国庆天安门百万群众大游行亲历记”。其实1965年的国庆我也参加了。并且是在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年我初中一年级,虚岁15岁。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庆祝大会的机会非常幸运地落到我的头上。我所在的学校是北京海淀区的一所郊区中学,北京第九十九中学。当然根本不是什么重点中学,连高中都没有。只有初中。因为我们那里的学生主要是农村子弟,在那个年代,农民的孩子能读完初中已经很不错了。能继续读高中的机会很少,就是我,虽然是居民户口,初中毕业以后也是准备投考免收学费的北京钢铁学校,以后进石景山钢铁公司当工人的。既然读高中的学生很少,所以我们的中学就干脆不设高中。要读高中必须去海淀镇的19中学,或者西山鹫峰脚下的47中学,圆明园的101中学,当然更牛的学生可以投考清华附中或者北大附中。
一般地,国庆活动轮不到我们这所农村普通中学的。但是1965年北京市教委对参加国庆活动的学校名额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国庆只是市区中学参加的情况,特别强调了一定要照顾到广大农村的学校,让广大农民的子弟也能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活动。于是,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历史上破天荒地获得了参加国庆庆祝活动的资格。北京市教委这样做,跟当时毛主席的教导是分不开的。那时候毛主席对于学生死读书的教学方式非常不满意,还说过,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市教委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针,让我们农村中学也获得了参加国庆的机会。事后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农村中学在国庆活动中的表现普遍要好于城市中学。
市教委给我们学校的名额是3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15名。男生的服装是白上衣蓝裤子,女生的服装是白上衣花裙子。一律佩戴红领巾。由一名教师领队。另外,必须做到人手一支花束,花束要按照统一的规格准备。花的颜色是浅绿,深绿和墨绿。三种颜色各占三分之一。1965年9月15日必须做到人员选派到位,花束准备完毕。由海淀区教委检查合格,才能最后获得参加国庆的资格。
我们学校一共六百多人,我非常幸运地被选中了。我们这三十个人从此每天放学以后由体育老师带领着练习队列。音乐老师带领着练习唱歌。歌唱祖国,东方红,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接过雷锋的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革命歌曲。星期天上山采摘一种当地人叫做“荆梢”的铅笔那么粗的细长灌木,用作花束的枝干。然后用绿色的皱纹纸按照给定的规格制作花束。
10月1日早上4点钟,我们到学校集合。一辆大客车把我们直接送到人民大会堂西侧,然后步行进入天安门广场。维持秩序的就是胳膊上带一个红箍的执勤民警。看了带队老师的入场证就放我们进去了。要搁现在还不得把我们搜查个底儿掉哇!
我们的任务是在天安门广场组字群众的前面,每一个中学一列纵队。用手中的绿色花束构成一片由浅至深的绿色大地。庆祝大会开始前,我们要在广场上站好几个小时,每人一块方砖的位置,要坐下休息都不方便。于是我们左右两侧的中学都有人坚持不住被送到后面的医疗点去了。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这片“绿地”左右还有手持气球的学生队伍,从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那些气球就一直不停的飞向空中,庆祝大会开始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气球全都飞跑了。
8点钟,军乐团演奏东方红,毛主席登上天安门。10点钟庆祝大会正式开始,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我们开始有节奏地挥动手中的花束,并且有节奏地高呼“毛主席 万岁”。花束在我们的手中摇成很大的弧度,花朵飞快地来回颤动,效果非常好。但是我们两侧的队伍,他们的花束几乎不能挥动。实际上影响了这片绿大地的形象。这是因为,市教委要求所有的参加国庆的学校必须9月15日把花束准备完毕,在城市里面,只能采集柳树的枝条,或者用铁丝制作花束的枝干。但是,铁丝没有弹性,柳树的枝条放置15天到国庆节那一天早就干巴了,一挥就断。城市中学的带队老师看到我们手中那灵动的花束,非常好奇,于是我们旁边的那个中学的带队老师跟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学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同学,你们这个花束是什么材料做的呀?”
“荆梢!”
“什么?”
“荆梢!”
“荆梢是什么呀?”
“荆梢是……,好柴火!烙饼不糊!”
我的位置是纵队的最后面。所以根本看不到游行队伍,只能看到漫天的红旗飘舞。红色的天安门城楼,红色的旗帜,特别是游行队伍殿后的红旗大队通过的时候,70列横队组成的方阵每人一面巨大的红旗,每一面红旗都有中幡那么高!我们左右的气球大队还要在这时放飞红色的气球,简直把天空都映红了!
红旗大队通过以后,我们“绿大地”全体同学涌向天安门!这是距离毛主席最近的时刻。可惜我的位置十分靠后,仍然看不到毛主席。一直到庆祝活动结束,我的视线始终被旗帜和花束遮蔽,没有看到毛主席。
参加庆祝国庆没有看到毛主席,我实在心有不甘。于是活动结束以后没有立刻去南长街集合,而是又跟几个同学一起跑回金水桥上,那里聚集了大约几百人,都是成年人,肯定是想见毛主席。我们这些学生的加入,我们喊口号的童音,惊动了天安门城楼上的工作人员。于是,毛主席真的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我们不停地挥手,他老人家心情愉快满面红光,笑得非常开心!
这是我毕生唯一一次见到毛主席。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至今我仍然收藏着阅读过很多遍的毛泽东选集。至今我仍然能够背诵毛主席著作中的老三篇“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我以初中二年级的文化水平,通读了苏联编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也就是资本论第一卷。因为这都是毛主席曾经的教导。当然,这两本书,“政治经济学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现在在全国任何一家书店都是绝对买不到的。资本论第一卷的通读,让我成为一个马克思的铁杆崇拜者。当然更是毛泽东的铁杆崇拜者。因此我从部队转业的时候没有回首都北京,而是去了湖南湘西重山峻岭中的一家兵工厂。因为当时的三线建设需要我们。所以对我们这批服役期满的技术兵的动员口号就是:“建设毛主席的家乡”!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