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纪念主席逝世32周年
此文自己曾在此发表过,自己原来的一些观点不正确,今天修改后再发
中华大地几千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中国人民最值得骄傲的的优秀儿子,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支柱——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二年了。
三十二年,对平庸之辈而言,是漫长的,但在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的眼里,却是“弹指一挥间”,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毛主席就从一个“激扬文字”、“中流击水”“书生意气”十足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指点江山”,“粪吐当年万户侯”的“风流人物”,大国领袖,成为改变中国,震惊世界的民族魂。
然而,毛主席老人家在世时总是认为自己奠定的基业才刚刚开始;中华民族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他希望为中华民族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他的崇高理想还壮志未酬~~
是啊!上帝给他的“时间紧,光阴迫”,他甚感生命的短暂,因此“多少事,从来急”,宝贵的时光对他来说“一万年太久”,唯有“只争朝夕”。
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这三十多年的时间,如闪电弋空般迅速,因为伟人的身影,早已铭刻在亿万热爱他的人民心里,他的逝世,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今天~~
实际上,在人民心中,毛主席老人家从来就没有离去,因为他的光辉,犹如不落的太阳,永远悬立太空,照耀和温暖着他为之奋斗一生,倾注毕生精力和智慧的中华大地。
毛主席离世时,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中学生,那时,毛泽东主席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的,神圣的,崇高的,不可战胜的。
但是,我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受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大环境影响,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拜,就象对神的崇拜一样,盲目而没有自己的判断。
我也和亿万热爱他的人一样,因中国失去他而没有了主心骨,无所适从,悲痛欲绝。
一九八0年秋天,我第一次去北京,首选的不是游览那里的名胜古迹,而是去天安门广场刚刚落成不久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老人家的遗容。
今天,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形象在我心中是与日剧增,没有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有丝毫的淡化,更没有因为几只嗡嗡碰壁的苍蝇对他老人家的不断诋毁而有任何削弱。
随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更多了解,让我对毛泽东主席有了清晰的认识,发自肺腑地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的伟大人物中,我最崇拜和为之倾倒的只有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的智慧,能力,功绩,贡献,修养和人格魅力,可以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概括,在中国,乃至世界,毛泽东才是第一伟人。
我的观点,必然会引起争议,无论是热爱和崇敬他的人,还是惧怕和仇恨他的人,对我的上述观点难免不提出异议。
赞成吧,反对吧,不论大家怎么认为,我坚信自己的观点正确。
对“前无古人”这一观点,我想很多人应该不会怀疑。
毛泽东是天才,是伟人,集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战咯家,军事家,外交家,书法家,评论家和诗人于一身。
古今中外,有哪个伟人集如此多“家”于一身?又有哪个伟人创造了他那么多的军事奇迹,经济奇迹,外交奇迹和文学奇迹?
中国历代的帝王和圣人,有谁的业绩、智慧和影响超越了毛泽东主席?又有谁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的思想,著作,诗词和军事理论等宝贵财富?
秦皇、汉武的文滔武略,毛主席的诗词已经有了评说;
圣人孔老二的思想,虽然被历朝历代的皇帝奉为独尊,可儒家学说主宰中国几千年的结果,不仅没让华夏民族走向辉煌,却让泱泱大国日渐衰弱,难怪先祖们要焚书坑儒,也不难理解鲁迅等新文化巨匠们为何要对孔孟之道口诛笔伐。
曹孟德的智慧,可以说是历史人物中倍受毛主席赏识的了,可除了留下那可怜的几篇有点豪迈的诗词外,他绞尽脑汁篡夺的权位不仅让窝囊的后人丢失,还枉背了一个奸雄之名。
孙中山的人气,蒋中正的实力,在乱世出英雄的时期,不仅比割据一方的任何军阀都强大,还得到了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洋枪洋炮支持,可苦心经营的家底还是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我同样想不起西方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帝王们,有谁可与毛泽东的魅力与伟大相媲美?更数不出有谁创造出了他那么多的辉煌和奇迹?
华盛顿,他对世界的贡献够大了,因为他缔造了让希特勒也恨之入骨,并称其为“杂种国家”的“美丽间活重国”,这个原计划美丽一段时间,让牛仔们在美洲西部那荒凉的大沙漠里干干重活,淘点金子就消失的国家,却风风光光了200年,至今还不见其衰弱,已经称得上奇迹了,可在世界上乃至“美丽间”的拉斯维加斯,又有多少纳税人知道华盛顿的伟大呢?
亚历山大帝驰骋疆场,横扫欧亚之时,年龄虽然只比我们大汉的年轻将军霍去病年长不了几岁,可惜他还未来得及建多少功,立下业,多指挥几次经典之战就英年早逝,更没有能力和才华为后人写点什么东西了。
拿破仑应该是最让西方洋人们为之骄傲的同胞了,除演义了几场可以上教科书的战例,以及指唤部下弄出了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拿破仑法典》外,就再也没创造出什么奇迹。伟大皇帝的最终命运却是兵败滑铁卢,屈死孤岛。当然,他在世时卓有远见地呼喊:“别去惊醒东方的雄狮”,颇有自知之明地意识到不久的中华大地必将产生比他英明的伟大人物,的确令后人佩服。
对“后不见来者”这一观点,持不同看法者大有人在,以发展的眼光看,这一观点也的确有些偏频,不太符合逻辑。
或许是我不思进取;或许是我忘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基本原则;或许是我忽视了人的智商和能力同样在不断进化这一条自然规律~~
尽管有那么多的或许和假设,我还是固执地相信:即使世界上今天或明日会有毛泽东那样大智大慧的人降世,甚至比他更聪明的人物出现,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还会有毛泽东时代那样艰难的战争环境再现吗?还可能有那样大的舞台让一个人领雄兵数百万去施展吗?还可能有那么多的机会让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创造惊天动地的奇迹吗?
我认为这一切已经没有可能再现。
所以,就毛泽东所创造的奇绩和辉煌而言,的的确确是“后无来者”。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且能将深奥的理论与普通的事物巧妙融合,并娴熟地用来指导实践,在军事、政治及经济等各个领域,毛泽东充分展现了他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者的卓越才华。
他的思想和理论,涵盖了各个领域,不因时代发生了巨变而失去意义,却可与时俱进,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现实作用,关于这,我们可以从他众多的著作中得以领略。
他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所阐述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共产党今天仍然应该认真学习其中倡导的精神,领会其实质。毛泽东这几篇文章的精髓,也是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法宝。所谓“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实在“老三篇”中早有完整阐述,何须现在标新立意。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准确的预见性和卓越的大局观,因此使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一统天下,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思想体系因此红遍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当中共领导的革命正处于最低潮时,毛泽东不仅要耐心开导鼓舞那些悲观失望者坚定信念,谆谆教诲他们“星星之火,可以辽源”,还充满信心地预见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大局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诸多大事件中得以充分展示,他进行战略决策和指挥战争的艺术,如呤诗填词般高超,让对手佩服得五体投地,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早有大量的史料记载和数不清的专家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岂能容我在此赘述,我相信世界各国对他的军事思想和军事业绩的研究,永无止境。
不得不说的是,还在抗战之初,当毛泽东身边的许多高级领导和将领,急于求成,或出风头,或热衷于不惜血本打大仗时,他耐心阐述了“抗日战争急不得”的原因;当小鬼子刚被打垮,共产党内一些人还梦想着如何享清福,一些人正梦想着去委员长那里讨官做,更有一些人惧怕老蒋的800万军队,宁愿跪倒也不再与之较量时,他清醒地说明“解放战争慢不得”的道理。这一“急”、一“慢”的其中奥妙,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字所能解释的,包含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精髓。
同样不得不提的是,当他麾下的军队已经是雄师数百万,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之时,他却命令部队迅速挥师进军广阔而多无人迹的新疆,西藏,止步于繁华的弹丸之地香港、澳门和金门。这些命令并非一城一地的得失那么简单,充分显示了他老人家在大事大局问题上非同凡响的高瞻远瞩,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家的统一来说,毛泽东的这些决策是何等英明?何等重要?
国内外有的学者单纯地用一个“民族英雄”概扩他老人家的这些功迹,岂不太简单,太无知,太不公。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真正让中国人站了起来,并牢牢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0世纪,敢于和强大的美国叫板的,除了我们的邻居小倭寇,精神错乱之时偷鸡摸狗地在太平洋那个岛子上戏弄了一下山姆大叔外,似乎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但小日本落得的最终下场,却是龟儿子般让山姆大叔当狗一样使唤。
唯毛泽东敢说敢为,在朝鲜,在越南,在世界各地,他勇敢地向美帝国主义和新沙皇两个超级大国同时挑战,不仅让联合国军签字画押;也让蠢蠢欲势的“老大哥”无可奈何;更让不自量力的印度小阿三输得心服口服,按他老人家的安排老老实实地在喜马拉雅山南边的草坪上乖乖地趴了几十年。
在毛泽东时代,不可能发生“银河号”货轮被美国军舰跟踪、强查的耻辱,更不可能出现大使馆被炸的惨剧,因为东方有他那样的巨人,没有哪一个吃豹子胆的家伙敢去无端欺侮中国人。
毛泽东的豪迈、勇气、信心,不仅征服了热爱他的中国人,也征服了世界上不同肤色的民族。来自世界不同阶层的人们也能一睹他的风采为荣,像敬奉太阳神一样发自内心地对他进行朝拜。他的魅力和影响,让曾经的对手尼克松居然像小学生见老师般,来到他老人家凌乱的书房讨教哲学,面对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的首脑,不知还有哪国元首能奢望享此殊荣。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面对列强的封锁与刁难,有志气发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看似迫不得已,实则远见卓识的响亮号召,毛泽东时代因此奠定了今天的工业基础,贫穷落后的中国,一片废墟的土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仅仅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国从什么都没有,到什么都能造。相比周边邻国,谁做到了这点?
没有毛泽东的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和英明决策,我国的两弹一星不知是否已经爆炸和升空?更不知中国后来的处境是不是就象今天的朝鲜。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熟知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清醒地认识“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这一道理,还在西北坡,他就明确宣布,进京是赶考,不是做官。
有毛泽东在,中国大地几乎就是一片没有罪恶、劣习、污秽、腐败的净土,那时人与人之间,领导与老百姓之间是平等的,贫富悬殊是那么微弱,贪污和腐败现象罕见,与今天的特权、腐败和贫富悬殊所形成的反差是何等强烈。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心中永远只有人民,国家和民族。
毛泽东不仅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也将他全部的亲人奉献给了革命。
他赤条条地来,两袖清风的去,生前没让自己及亲戚享受任何荣华富贵或特殊待遇,离去后留给后人的除了那数百万字的著作,没有任何财物。他一生所思考和为之奋斗的,就是如何让国家强大,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翻身,让人民当家作主。
毛泽东无私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奉献精神,真正赢得了亿万人民对他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毛泽东的伟大,体现在他的博学多才,关于毛泽东的文学功底,历史知识和诗词的评价赏析,对他自成一体,无人能及的书法的研究,自有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完成。
毛泽东是伟大的,但也是平凡的,他是人,而不是神,因此,作为一个人,对他的要求就不能按神的标准,十全十美,没有瑕疵。
作为人的毛泽东,自然有他的确点和不足,同样有判断、决策上的失误和错误,甚至是严重的、灾难性的错误,对此,没有必要回避,更没有必要掩饰。
对毛泽东所犯的错误,社会上讲得最多的,一是“不懂经济”;二是“迫害忠良”;三是“发动文革”。
从单纯的经济上看,毛泽东的确不能算是一个内行,一个经济学家,实际上他也真没有留下《看不见的手》之类那么高深的经济理论巨著。
也许在毛泽东的脑海里,开始时并没有将经济问题看得与军事问题同样重要和急迫,因此他对经济理论的研究也就没花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更不可能那么完整和全面。
他是马克思、列宁的信徒,他开始时相信马列创立的思想理论和有关经济著作放之四海而皆准,既然在苏联已经取得成功,搬到中国照样可以实现,再说他周围还云集了那么多留洋,留苏及土产的经济学家如刘少奇、陈云等等,哪还用得着他在经济上操心,江山都打下了,吃饭问题还不好解决?即使经济一年半载的搞不上去,凭共产党边打边学的战争经验,中国的经济一样会象他领导的人民战争一样,经过一番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路子。
可以肯定地说,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对中国经济腾飞的信心和所作所为,比起30年后邓大人还信心不足地“摸着石头过河”的语气和探索,更有胆识,更有魄力。
我承认,毛泽东在世时,的确没能让中国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甚至没能完全解决中国几亿人的温饱,更说不上让中国人民丰衣足食,民富国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他壮志未酬的事业。
但是,未能在那时就根本解决中国的民富问题,并不只是毛泽东的错,共产党的错,而是国际形势决定的,帝国主义强迫的。
刚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内有残余旧势力的干扰、破坏,外更面临强敌的包围、封锁、制裁。毛泽东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新生的共和国生存、巩固和强大,对几乎没有任何经济规模和工业基础的中国来说,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
毛泽东清楚,没有强大的国家,何能让人民富有?又何能保护人民的富裕?
正因如此,他不得不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牺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为代价,优先发展基础工业、重工业及国防工业。事实上,毛泽东达到了目的,他在世时就使中国真正成为了任何列强都不敢藐视的强国。
尽管如此,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和规模,真的就像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攻击的那么差吗?
其实用不着多费笔墨去驳斥哪些小人们的卑鄙言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当时中国所处的险恶国际环境,公正地盘点一下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短短二十八年时间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明白毛泽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贡献究竟是大是小,是功是过了。
关于毛泽东时代那二十八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所取得的成绩和对今天的影响,包括他在世时就遭置疑,去世后更被完全否定的“大跃进”运动,并非只有过,没有功,而是功绩胜于过错。那场以“多、快、好、省”为原则,全面以经济建设为总路线的运功,唤醒了沉睡几千年的大地,点燃了数亿中国人奋发图强的建国热情,其对中国经济、工业等诸多方面的贡献,近年在各种媒体,特别是网上已经大量批露,并有非常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和最权威的研究机构,相继给予了客观评价,一些被歪曲的事实已经得以澄清。
公认的结论是:毛泽东时代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工业基础,GDP增长速度在当时是全球最高的国家,并不比我国今天的增长幅度低,科技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亚洲,乃至全球都没有几个国家能与之媲美。
最好的比较对象就是我国西南边的邻居,印度独立建国比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早,民主制度也是其国民最感骄傲的,当初印度所处的国际环境、自然条件、国民素质和经济基础等,无论那方面的条件,均远远优越于毛泽东刚刚夺取政权时的中国,大象和巨龙就算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竟争,比赛的结果却早已分出胜负,中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而印度却仍然还在做着那个已经大半个世纪的“大国梦”,不知今天印度的实际工业基础和综合国力,是否已经真正达到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那二十八年的水平?据说直至今日,印度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制造出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坦克,其它方面就更不值一提了。
《毛泽东选集》中的那篇著名文章——《论十大关系》,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分析、阐述得非常全面,读过文章的人,有谁还怀疑毛泽东一点也不懂经济?一点也不研究经济呢?
因此而言,我不知道包括今天尚在世的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大经济学家们,有谁取得了超越毛泽东这个经济外行那么宏大的经济成就?
从毛泽东领导中国快速发展与强大这个角度去认识,不知他算不算得上是一个经济学家?
关于毛泽东的人际关系,我们知之甚少,据说在中共高层,与毛泽东在私交上来往密切的人,的确寥寥无几,他好像仅与一些文化名人或社会名流有些往来。不知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还是因为他高处不胜寒?这也使他遭一些非议和误解。
我承认,毛主席在激烈的战争年代,以及夺取政权后的和平时期,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共产党和国家的利益,可能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或者说阴谋诡计与自己的敌人、对手和同志进行过斗争,肯定有意的无意的,违心真心的,使一些敌对阵营,自己阵营的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在这里,我不能去赞扬他的所作所为,但我理解他的苦衷,面对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铁的手腕,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超凡的能力,毛泽东可能与他的许多同志一样,在残酷的党内党外纷争中,早已销声匿迹,了不起在共产党的英烈中留下一个毛泽东的名字。
在共产党的领导者中,有谁没有经历过与毛泽东同样的斗争?又有谁敢说自己从未与别人斗争过呢?
我们不能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观念去看待毛泽东在各种斗争中的取胜,更不能容忍一些混蛋称毛泽东取得胜利是靠整人害人,耍手段而得来的诬蔑。
毛泽东能在那种斗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如同他的出现一样,是共产党之大幸,也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遗憾的是,对发生在共产党内的一波又一波的纷争,一些人(包括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在内)或不顾事实,或不实事求是,或违心,或懦弱地将一切责任全部嫁祸于毛泽东,让他背黑锅。
建国前的党内斗争不用去讨论了,谁是谁非,事实已有定论,没有毛泽东的正确,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
高岗,一个为中共立下赫赫功勋的高级干部,没有他和刘志丹创立的那一块根据地,被老蒋围追堵截一年多,长征后仅剩的那几千中央红军别说在荒凉的陕北深根、开花、结果,能否生存都是一个未知数。
与张国焘主席对待中央红军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岗和刘志丹等毫无保留的接受了领导,交出了根据地的一切,并积极帮助党中央和红军在陕北站稳了脚跟。
高岗在战争年代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为他后来的结局被完全淡化和封存,党史里可能也没有多少记载。没有巨大的贡献,高岗不可能在共产党内爬到那么高的位置,成为中共的重要领导人;
没有特殊的能力,长期都是惟我独尊,谁人都不被放在眼里的彭大元帅,不可能如此谦虚地主动将抗美援朝胜利的一半功劳归于高大麻子;
没有惊人的才干,以及对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的忠心耿耿,作为党内高级干部中为数不多的没参加过长征的干部,高岗更不可能在共产党内高人如林的干部阵营中一枝独秀,成为毛泽东社交圈中唯一可以与之称兄道弟的知己,并被毛泽东从陕北到东北,从地方到中央,一次又一次地委以重任。
当高岗风头正盛,其光芒已经耀过许多资力和地位比他高得多的领导者时,他显得太锋芒毕露了,而对中央领导人,他独服毛泽东,对别的领袖不但不尊重,还要从人家那里分权,甚至威胁到了一些领导的地位,他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危险就显而易见了,其悲剧的结果也就不难理解。
公开的原因众所周知,隐藏的秘密可能永远都将无人知晓,作为党内斗争的又一个牺牲品,在毛泽东不在北京的短短几十天内,高岗就从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蜕变成了一个反党叛国的罪大恶及者,对一个人来说,这种本质上的变化近乎光速。毛泽东不在身边,尤其是被截断了与毛泽东的联系,高岗就失去了后盾,更没有了主心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公布的是他选择了畏罪自杀。
在高级干部中,建国前后的高岗就胆敢在东北玩白俄美女(对他定罪中的作风腐败,生活靡难即因此),可以说是天不怕地不怕了,他的性格,位高权重的地位,还有毛泽东对他的绝对信任,高岗竟然会选择自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高岗与刘少奇和周恩来在北京争权时,毛泽东正和他率领的写作班子在西湖畔潜心完成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步《宪法》,对高岗与刘、周之争,毛泽东似乎根本就未当成一回事,仅仅将其视为正常的工作之争,位置之争,让他料所不及的是事情会发展到如此严重,被人利用。
高岗的案子发生到后来,已经完全不是毛泽东能左右,但为了维护共产党的团结和稳定,也为了让其他人能安心主持经济工作,毛泽东只能咽下苦果,强迫自己接受失去一个忠心耿耿的得力助手和冲锋陷阵的大将军的既成事实,后来还不得不违心地附和一些人的强加字词。
高岗的过早离去,对毛泽东是一个痛心疾首的事实,对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有无影响?是不是一个重大损失?真难以在此评说。
可悲的是,对高岗之死,那些真正置他于死地的人,没有一个勇于承认是自己所为,更不敢承担责任。
我不想在此贬低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物,我对周总理同样敬重,不会因此就否认他是伟人,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与毛泽东一样,不是完人,有他各方面的弱点,在对待高岗的问题上,以及后来他对待彭德怀、刘少奇和林彪的做法,不知是出于明哲保身,还是助纣为虐,其行为是值得商讨的。
周恩来的形象在共产党的领导者中应该是最高大完美的了,但他在历次党内斗争中能成为不倒翁,除了善于应变,难道就没有耍过那么一点不能公开的手腕?难道他就完全遵循了原则?
周恩来况且如此,其他领导者就更不可能一生清白。
因此,如果将高岗之死归咎于毛泽东,那的确是在他受伤的心口撒盐,冤枉了他老人家。
彭德怀的遭遇,更是被视为毛泽东陷害忠良的最大例证。彭德怀对共产党夺天下,的确是有功之人,其性格特征也非常鲜明。不可否认,他是一个革命者,一个受人尊敬的军人。
彭德怀的功绩和实际能力,只有提到战争时,才可以说上一点,在其他领域,可能就没啥值得提的了,实际上与他以沾不上边。
即使是军事上,他也没有啥值得特别骄傲的。
红军时他的三军团是主力,也确实打过几很多硬战;功劳是不可否定的。抗日战争时,作为八路军副总司令的他不可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可为了在蒋委员长那里捞点功,他不顾毛泽东苦口婆心的劝告,固执地组织华而不实的“百团大战”,那次战役的实际战绩没吹嘘的那么大,后果却与想象的差得甚远,得不偿失,不仅将共产党刚刚得以发展的力量完全暴露给日皇军,更让蒋委员对共产党军队的发展势头和规模大出意外,甚为震惊,由此对八路军的行动和发展严加限制,百般调难。共产党的部队也从此成了日军以后重点照顾的扫荡对象,不但根据地被占领了不少,八路军总部还被迫在鬼子的偷袭中仓惶突围,致使八路军总参谋长,毛泽东的爱将左权将军为掩护他突出重围而壮烈牺牲,将军的遗体还被鬼子弄去暴尸三天,在羞辱了彭副总司令之时,让八路军也蒙受奇耻大辱。
在解放战争的几年,他领导的第一野战军发展得最小,歼敌也最少,扮演的似乎更像是一支中央警卫部队的角色。
朝鲜战争可能是他最大的本钱了,可那场战争有多少东西是他的个人表现呢?他除了有资历和级别去充当一个名誉上的总司令,统领来自其它野战军的部队,并没有多少需要他亲自决策的事,可以说毛泽东派任何一个将领去都能完成使命,甚至打得更好。
彭得怀的性格,他的为人,却是难以恭维的,在共产党内,他是出了名的难以相处。
对毛泽东,他可以不放在眼里。
对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就更不当一回事。
彭德怀还在高位时,几乎就没有朋友,无论是元帅,还是将军,都对他敬而远之,各级将领在他面前是人人自危,害怕与他交往,也难怪罗瑞卿大将等从井冈山时起就与彭德怀不说一句话。
他得意之时,不仅将德高望重的刘伯承元帅拉下马,同时将战功卓著,才华横溢,水平比他高出几个级别,可能威胁他国防部长地位的粟裕大将也打翻在地,受牵连的还包括肖克上将在内的几十个将军。
彭德怀那时在军界的所作所为,已经令各级怨声载道,将军们见到他就像耗子遇到猫,元帅们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只能忍气吞声。
也许彭德怀自持有朝鲜战场的功勋,从苏联、东欧等国去旅游了一圈后,又得到哪些国家没见过多少世面的领袖、将领的奉承和指使,历来爱出风头,自以为是的他不安分守己于自己主管的国防部,没有自知之明地将手伸进了其它领域。
在庐山会议上,彭得怀所上的万言书,表面是忧国忧民,实际上是对包括毛泽东和其他当时主管经济的中央领导人的不满,更不知是否还揣有其它目的。
毛泽东基于日常对彭德怀性格的了解,仅仅将信件视为彭德怀对经济工作有意见,对“大跃进”有看法,借此会议发发牢骚吧了,并没有看得有多严重,非常坦荡地将他的信发给各位领导人阅读,其目的无非就是让大家知道,党内还有不同声音和不满,希望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们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所借鉴,有所改进而已。
出乎毛泽东预料,彭德怀的信招惹了刘少奇、邓大人、周恩来等实际主持经济工作的要人们的强烈不满,按计划,“神仙”会议已经开完,睡完午觉准备轻松下山回京的毛泽东,在他们的围攻下,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延长会期,后来的会议内容,形势和气氛的发展,更是毛泽东没想到的了。
当留守北京的陈毅元帅从当时的苏联大使那里知道,苏联等国有意支持彭德怀取代毛泽东的位置,并十万火急地迅速向毛泽东和其他领导通情况后,无疑加剧了彭德怀的倒霉。
彭德怀的悲剧,与其说是被自己的同志抛弃,还不如说是咎由自取。同样可恶的是,那些对彭德怀落井下石,推波助澜的人,事后照样不哼不哈,将事情推脱得干干净净,将打倒彭大将军的黑锅,照例扣到毛泽东一人头上。
至于后来刘少奇的死,林彪的逃,谁是谁非,是毛泽东一人的意思,还是其他人共谋,真的是历史之谜。
被视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很久以来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国内、外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对他老人家为何要发起那场政治运动一直难以理解,而对“文革”的必要性,以及带给中国人民的究竟是灾难还是进步,在当时更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正确认识得到。
受种种因素影响,“文革”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同时让许多人受到了伤害,一些事情的发生甚至令人痛心,事态的发展偏离了毛主席的初衷,许多事情出乎毛泽东主席预料,今天仍可以将他当时的一些决策视为重大失误,“文革”也因此成为对他英名一生的最大损害。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联系我们身边所存在的实际现象,特别是今天官场上的贪污和腐败想象,我对“文革”有了重新的认识。
据近年才得以解密的资料,美国政府当初对毛泽东发动“文革”之举也完全不解,充满疑惑,中央情局为此专门讨教了尚定居香港的张国焘,寻求答案,张国焘当时就为他们解开了谜底,只是美国佬还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和远见,并不一定理解和接受张国焘的回答。
张国焘告诉他们,毛泽东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也是完美主义者,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民领袖,他一生的奋斗,就是为了中国的强大和世界上所以贫苦大众的翻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当他看到实际的发展已经脱离了理想中的轨道,贫富悬殊仍在,特权阶层再次出现,广大人民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后,他试图制止和改变,但既得利益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左右着中国的命运,他已经无能为力,因此失望,焦急,痛苦,意识到凭他个人的能力已经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必须依靠他最爱戴,最信赖的人民才能扭转乾坤,因此毛泽东下决心再次发动一场革命,为此不惜牺牲一些已经得到的东西和推迟达到一些目标,这就是毛泽东主席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
不愧曾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张国焘的认识是多么的正确,他对毛泽东主席的了解和觉悟,胜过了多少自称为共产党的人。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叫嚷和诋毁毛主席发动“文革”仅仅是为了权利,为了个人目的,这类人的无知岂能理解毛主席的胸襟。
“文革”的发生?为甚么可以发生?今天真的值得深思,因为那完全是一场让老百姓扬眉吐气,贪官闻风丧胆的运动,当初毛泽东主席只是一声号令,中国各阶层的亿万人民却是多么自觉,多么热情地投身于那场运动中去,在今天,不知有多少人民渴望再次来一场这种针对贪官和腐败的“文革”运动。
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历史已经有了评价,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他的进一步认识,会给予毛泽东更高的位置和评说。
国外一个著名的学者兼传记作家在他的书里写到,“与毛泽东的智慧,能力和功劳的光茫相比,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与他同时代的中国最杰出的领袖,犹如天上的太阳比地上的蜡烛,正是因为毛泽东有如此特殊的人格魅力,才使众多当时最优秀的人物聚集在他身边”。
不知有多少国人赞成此观点?我认为这个外国作家说得有理,也说出了很多中国人不敢说,忌讳说的话。
令人心寒的是,一个在全球都如此受到崇拜、尊敬和爱戴的毛泽东,竟然在他自己的祖国遭受那么多的菲仪和不公正对待,总有那么一些人要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身上,要往他身上泼脏水,要干损害他名誉的事情。
看看东边的日不落国吧,武仕们从他们的天皇那里得到更多的究竟是祸还是福?明智天皇最终给日本的是辉煌还是灾难?明智天皇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恶魔,可大和民族是如何对待和保护他们的国君的?又是怎么绞尽脑汁去维护其形象的?
因为明智天皇曾经让他的民族强大。
我们的共产党,为何不能象日本宣传“明智维新”时代那样去肯定毛泽东时代中国实际取得的会辉煌成就,客观、公正、全面地为自己最杰出的领袖树碑立传呢?
我们的国家,为何不能像美国对待华盛顿那样去维护毛泽东的形象呢?
我们的人民,为何不能像法兰西民族对待他们的民族英雄拿破仑那样去宣传和歌颂中华民族的伟人毛泽东呢?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天,呤颂他老人家的诗句,深感惆怅,已经有了他的出现,今后还有何人能风流?
在中国,“主席”这个称谓只能属于毛泽东,因为在亿万人民心里,毛泽东永远是主席。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