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历史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俄格冲突的启示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历史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俄格冲突的启示

  

  郑若麟 2008-08-29

  

   历史正处在一个转折点。

  

   2008年8月8日至今,两件历史性事件正在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新旧力量对比正在迅速变化,如何应对和理解这一个近乎梦幻和疯狂的一个月,是所有国际问题专家们都在为之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如果说8月8日开幕的梦幻奥运标志着非西方国家崛起的话,那么几乎同一天格鲁吉亚率先动武而点燃疯狂的战火,却很有可能意味着西方衰弱的开始。

  

  西方束手无策

  

   昨天俄罗斯总统梅杰拉韦夫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记者的采访时说了一句份量非常重的话:“我们并不愿意冷战再现……但现在球在欧盟一边。如果你们一定要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恶化,那么关系就一定会恶化。”可以说,俄罗斯对北约和美国、欧盟下了一道最后通牒:要么接受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地区独立,要么开始一场新冷战。而法国外长库什内的一句回应,也是非常说明问题的。当记者问库什内这是否意味着一场新的冷战时,他苦笑着回答:“如果这场战争仅仅是‘冷’的,我们就该庆幸了;否则要是‘热战’的话,我们可绝对不愿意。”这充分证明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今晨法国总统萨科齐以欧盟轮值国主席的身份分别致电俄、格总统,再度进行“调停”。一方面法国和欧盟“绝不接受格鲁吉亚边界被改变”、俄罗斯“必须立即从格领土撤军”,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强调“冷战是不可想象”、俄罗斯“仍然是欧盟的伙伴”……显然,欧盟尽管口头强硬,但却并拿不出任何实际动作。调停者必须有实力,能够迫使交战双方遵守协议,特别是在一方违反协议时有能力进行制裁和惩罚。而今天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已经不再具备这种实力和意愿。经济制裁不可能,在能源价格涨价失控的今天,欧洲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军事干预更是不可想象。更何况,欧盟并不愿意看到欧俄关系紧张化。即使是美国,亦仅以一纸抗议了事。因此,尽管表面文章做足,但美国和欧盟在这一事件上的无奈与束手无策令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对西方说“不”

  

   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一样,这是国际关系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自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进行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受尽西方的羞辱、压迫之后,首次凭借经济的重振而重新挺起腰杆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说“不”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说明了三个要点:一是国际关系格局开始产生柏林墙倒塌后最为深刻的改变;二是俄罗斯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三是西方对俄罗斯已经没有王牌可打。目前的态势与一战前的欧洲甚为相似。国家利益正在导致列强之间产生严重磨擦。这必然要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

  

   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已经带来一系列直接后果。俄罗斯周边国家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如何在与西方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而美、以在未来考虑军事打击伊朗问题上将不得不更为慎重,国际社会将不是不考虑恢复其强国地位的俄罗斯的利益。

  

  “舆论冷战”已经开打

  

   但如果说俄罗斯打赢了一场军事和政治战争的话,格鲁吉亚和西方则打赢了一场媒体战、舆论战。众所周知,是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首先向南奥塞梯动武的,但在西方媒体上,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边倒谴责俄罗斯的导向,一方面模糊了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特别是任由萨卡什维利不顾基本事实而将“种族灭绝”、“侵略者”等大帽子都扣到俄罗斯头上;另一方面则在国际舆论中将俄罗斯塑造成“恶”的角色,而将战争的发动者格鲁吉亚总统打扮成“受害者”。这已经激起俄罗斯舆论的重大反弹。俄罗斯民众同样不理解西方媒体何以能够如此颠倒黑白。因此事实上俄罗斯和西方在舆论上的冷战已经拉开了帷幕。苏联当年的失败,是因为真相和真理并不在东方,而今天则恰恰相反……因此这次“思想冷战”虽然被西方抢先了一步,但胜负尚远未决出。

  

  内幕远未披露

  

   这场冲突很有可能是双方都有意识地引发的。7月12日,格鲁吉亚国防部宣布,美军1200人和格鲁吉亚800名将进行为期三周的名为“迅速回击”为代号的军事演习。演习结束一周后,格军对南奥塞梯发动军事行动。

  

   问题在于,这一次,俄罗斯已经不再是由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领导了。俄罗斯几乎在格、美军联合军事演习的同一天,开始进行军事调动,准备以军事行动来回应格鲁吉亚。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双方都做好准备要介入的冲突。

  

   自1999年4月南斯拉夫战争以后,格与北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美国向格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俄罗斯国防部长在今年5月19日的一个声明中就已经指责美国和北约正在武装格鲁吉亚。根据俄方公布的清单,美国和北约向格鲁吉亚提供了以下武装:

  

   206辆坦克

  

   186辆装甲车

  

   79门火炮

  

   25架直升飞机

  

   10套地空导弹系统

  

   8架无人驾驶飞机

  

   俄罗斯还透露,美将进一步向格提供战斗机等攻击性武器。而据美国军方承认,美国在格共有100名军事教官。而没有承认的军事顾问还有可能更多。俄罗斯因此而指责美国“纵容萨卡什维利挑起这场战争”。事实上,格鲁吉亚总统再愚蠢,也应该清楚,他不可能在军事上打赢俄罗斯。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北京奥运的开幕日挑起这场流血冲突呢?显然,他寻求的不是军事上的胜利,甚至并非仅仅是为了夺回对这两个分离地区的控制权(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是另外一种打法,比如派特种部队,占领战略政府机构、传媒等要害部门等;而非现在这样大规模地将南奥塞梯等两个地区的基础设施甚至包括大学在内全部炸毁。显然格鲁吉亚已经不再在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重建了)。萨卡什维利这么做显然应该有其他更为深层的政治战略考虑在内的。

  

   一些国际分析家认为,对于美国来说,这场冲突只是更大规模的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一个前奏。格鲁吉亚因此得到美国和北约的支持。而萨卡什维利挑起这场冲突的目的,则在于转移视线,使他在国内遇到的困境,被与俄罗斯的冲突所掩盖。众所周知,格鲁吉亚政权曾在国内遭到民众的大规模反对和反抗。萨卡什维利曾动用军警进行镇压。后在一场令人生疑的大选中再次获胜,从而得以继续执政。但其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却一直未能缓解。因此向南奥塞梯等地区动武,并不是真的想恢复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的主权,而是使本地区陷入一场北约和美国对俄罗斯的新的危机之中,以便美国在找到适当的借口多后从军事上入驻格鲁吉亚,从而为格鲁吉亚进入北约和加入欧盟打开通道。

  

   另一种说法则是有关方面在为对伊动武而发动这场“序幕战”。从地缘政治考虑,格鲁吉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以色列向格鲁吉亚提供的军事援助,也使这一说法找到一定的根据……这一切,目前均已成为欧洲热烈讨论的焦点。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萨卡什维利以卵击石的愚蠢行为显然不是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而只是在为美国火中取栗而已。可怜的是在战火中丧生的无辜平民……

相关文章 马也:“玫瑰英雄”的末路——五论格俄之战俄罗斯赢得“新斯大林格勒战役”欧美对于北极熊与大绵羊的区别对待戴旭:俄罗斯将全球反击美国马也:俄罗斯--死路和生路——四论格俄之战“石油卢布”叫板美元霸权马也:冷战问题上的老账和新账--三论格俄之战货币战争又再次拉开序幕!“新冷战”来临?马也:国家的军事抗击开始了--再论格俄之战宋宜昌:啊!又是高加索打破黑海对峙僵局的赌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