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平壤又赢了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平壤又赢了
2009年8月
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访朝鲜,在朝方宣布特赦两位美国记者后乘专机离开。平壤方面称,克林顿向金正日转达了奥巴马的问候。
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突访朝鲜。他满脸严肃,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并肩坐在两张小椅子上的照片出现在全世界的纸、电视和新闻网站上。白宫宣称克林顿的平壤之旅是“私人访问”,虽然朝鲜的官员力图证明相反的说法。不管怎样,一直致力于引来奥巴马的关注、愿景与美国展开双边会谈的朝鲜最高领导人在把这位重要的美国人拉到身边照相后,可以说又赢了一场宣传战。
克林顿先生的直接目的当然是争取带回两位年轻的美国女记者,她们俩今年三月在中朝边境道时被捕,以“非法进入朝鲜”、“进行敌对活动”的罪名被判12年劳改。现在她们获得了特赦,随克林顿离开朝鲜。
但是还有比两位年轻女士更重要的事情。和克林顿一起赴朝的是约翰·波德斯塔,他任总统时的白宫办公厅主任,现在是民主党重要智囊机构美国进步中心主任,跟现任总统奥巴马关系很近。他们在平壤受到隆重欢迎,其规格更像接待官方来访者,而非平民朋友。欢迎者中包括朝鲜核谈判代表。朝鲜新闻机构表示双方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谈话”。
目前还不清楚克林顿到底有没有就核问题向朝鲜领导人带去口信。即使带了,也很可能是呼吁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唯一清楚的是,如果美国领导人考虑跟朝鲜展开双边会谈,那可要小心,克林顿本人和上一任总统小布什都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双方达成过两次协议,但最后以朝鲜试射短程和远程导弹(甚至还有核装置)而告终。同样,南朝鲜断断续续地与朝鲜发展友谊,向其提供支助,却几乎没有得到多少回。
在美国,一些保守派抱怨克林顿此行是在鼓励朝鲜继续“绑架”行为。也有人责问,为何另一名女记者罗萨娜·沙贝里早些时候在伊朗被捕时,没有采取同样的办法营救。答案之一可能是,美国要借机试探令人捉摸不定的朝鲜寻求对话的欲望到底有多大。
人们关注的另一点是,克林顿先生的出现是否对朝鲜国内政治产生一些影响。最近一年来传言颇多,金先生也许想借此机会向国内一些人证明,一位具备政治影响力和外交技巧、能把美国前总统请来谈话的领导人,是值得信任的。
(有删节)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