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元泛滥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究竟是否损失?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美联储实行超级宽松货币政策过程中,关于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美元实际汇率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究竟是否损失的问题,引起很多专家和民众的关注和争论。有外汇研究专家认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造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而外汇管理局的官员辩解说,在美元兑换前,不能说已经造成损失。究竟是损失,还是没有损失?

  

  从目前的外汇市场反映出来的表现,我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面临着三种损失:

  

  第一,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着美元汇率贬值的汇率损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11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突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达亿美元,同比增长30.3%,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的领先优势。

  

  对于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有关的专家用外汇的汇率比价计算,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7年至2010年损失7000亿人民币价值。但是,中国外汇管理部门的官员对此回应说,在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没有兑换成人民币之前,外汇储备就没有损失。

  

  这两种对于中国外汇储备是否损失的针锋相对的观点,是基于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造成的。前一种观点认为,按2007年的人民币8:1对美元的汇率比价,到今年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到6.7:1,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损失。中国外汇管理部门的官员认为,只要我的外汇储备额数量没有减少,并且没有兑现之前,外汇储备就没有造成实际损失。

  

  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官员的观点,就好比他们买进的股票的价格再高,只要还没有清算卖出,股价跌得再低,我的会计账面额还是没有实际账面损失。因为股价还可能涨上来,汇率还可能有涨有跌。但是,不管未来美元的汇率是涨还是跌,目前的市场价格下跌,就是已经反映了市场价值的实际损失。这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就像你买进的股票价格从100元,三年后跌到了10元。你说将来可能还会涨到100元,我没有卖出之前就不算亏损。这是在中国的会计审计方法中,不合理的一种会计审计方法。也一些经济部门和企业单位,常常专门用来糊弄非专业性领导的一种手段,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着美元内在价值的隐性贬值的损失。美联储实行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利用美国金融危机的机会,大量滥发美元,使得美元隐性贬值变得顺理成章。假设:世界上本来的美元原存量是十万亿,美联储通过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每年多发行二万亿美元。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就是用今年的已经贬值了20%的美元在世界各地购买世界商品。如果美联储每年多发行20%的美元,累计多年的隐形贬值,就会是你原来拥有的美元变得缩水很多。这几年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不断增加,但有一个事实,中国人必须明白:就是中国储备的美元外汇的总数虽然已经超过三万亿美元,但是,美联储近几年多发行的美元远远超过中国的外汇储备量。有专家估算,从2007年至今,美联储超发的美元远远超过3亿美元。

  

  美国在1969年以后,开始摆脱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条约的约束,实行美元与黄金脱离的美元货币政策,用美元隐性贬值的方式,使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大国原先积累的巨大的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财富,变成了不值一提的一笔小小的财富。美国当年就是采取大量滥发美元造成美元内在价值大幅度隐形贬值所致。美国因此顺利摆脱了这些欧洲发达国家,对美国世界第一大国的经济地位的威胁。美国现在正在故伎重演,以此来对付中国和亚洲国家,以及刚刚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

  

  第三,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着美元滥发造成的世界通货膨胀的损失。由于起到重要主导作用的世界资本市场上的主要世界商品,如黄金、白银、石油、粮食、橡胶、铜、铝……等,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联储滥发美元的行为后果,必然导致世界主要商品价格大涨,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这样,就使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着美元泛滥造成世界通货膨胀的损失。

  

  我们常说,美元是石油美元。因为美联储超发的美元的65%以上,是用来给世界资本市场对石油作为结算货币用的。而在十年以前,石油的价格是10多美元一桶,现在的石油价格已经涨到100美元一桶。最近几年的中国的外汇储备,虽然在年年大幅增加,但是,相对于石油价格的大幅涨价,中国的外汇购买力是反而是大幅降低的。这种状况不仅反映在石油价格上,所有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类产品,涨幅都是远远大于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的。

  

  所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着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对于这种货币的价值的损失,常常又使绝大多数人是不知不觉的。美国就是用这种隐蔽型战术的国际金融战略,曾经蒙蔽了过去世界上很多智商很高的政治经济金融方面的精英们的眼睛,搞晕了这帮精英的头脑。

标签:美元   中国   外汇储备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