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杀了我,也不相信分田到户能够使中国的农民们小康!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杀了我,也不相信分田到户能够使中国的农民们小康!
  
鬼推磨/2008-04-21

  

  
  郭兴邦网友一文,《杀了我,也不能证明集体化就是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的路,也不等于你们能够搞好集体!》,大概是动了气了。于是也学郭网友,写个标题抢眼球。
  
  先说什么是“致富”,这个定义国家还没有什么标准,那我就自己定义一个好了,我把农民们“致富”的标准定义为城市人收入的一半。而不是老用从前吃不饱的感觉来说事。
  
  我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查到了2006年的统计公,“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不知道有没有包括外出打工的收入,公里没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的网址为: 可直接点击进入。
  
  也就是说,农民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要说感觉,那我也说一下自己的感觉,我父母和我岳父母的家乡,除了我母亲的家乡在城市边缘,情况好点,可以说是“致富”了,其余三个地方均还很落后。这个落后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公共设施极差,岳父母家乡的村子,连个水泥路也没有,其它下水道、垃圾处理等根本就没有;二是家电的普及,在农村,只有电视机和电饭锅算是普及了,洗衣机和冰箱极少,空调基本上没有。
  
  我之所以不相信市场经济和分田到户能够使中国农民们富起来,是基于三点,一是中国土地资源极其紧张,往多了算,每个农民也就是两亩多一点的土地,这点土地除了种黄金白银,有多少收成小学生也可以算出来;二是个体农民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完全是弱势群体,被市场支配着;三是,中国农民一直就是分田到户单干,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关于第一点,不少所谓的专家教授完全忽略掉了,也为很多网友所忽略掉,离开具体的条件,就把什么外国的经验搬来了。以为只要产权明晰了,积极性就可以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关于这个问题,再多扯两句,中国的人均资源也是极其紧张的,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富裕到什么程度?看来也少有人考虑。
  
  第二点,已经道很多了,丰产不丰收,多收了三五斗的旧事在今天也不断发生着。市场经济,说得好听,吹得神乎。但对个体农民来说,一无法把握市场的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农作,有时候,即使知道了,也调整不过来了。要知道,萍果少了,再去种树,那个时间远不是电子线路的反馈速度可以相比的。二来,个体农民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完全是被支配的,利润大头在人家那边,象现在粮食贵了,种粮的农民赚大了吗?
  
  第三点,分田到户也不是什么小岗人的发明专利,秦废井田,开纤陌就开始了!中国农民们可吃饱了?历史上,农民大起义倒是一波接着一波。古代的分田到户,比今天更彻底,因为土地的产权是很明晰的,杨白劳的土地产权和喜儿的所有权也是很明晰的。今天,伟大的小岗人对当年的血手印,也是不满意的,否则也不用到南街村参观了,而应当是南街村的人到小岗村学习。
  
  分田到户30年了,30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对此作一个总结。以前,有的人总是很喜欢用实际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来说事,今天能不能够也请它老人家出来检验一下呢?可惜的是它老人家功成名就离休了!
  
  翻看历史,总觉得厚厚的历史书,其实也没有多少新东西,不过也就是换上件衣服又上台表演了,有些连衣服也没有换呢!
  
  横向对比一下,以种泰国米闻名的泰国农民们可曾致富了,菲律宾农民可曾致富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泰国,很多男人去做人妖了,而很多菲律宾妇女,则出国给先进生产力代表包括中国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做丫环了。泰国和菲律宾可有集体农庄?可有人民公社?目前,地球上不搞集体化的农民是占绝大多数的,难道在那个年代,它们都比中国人民公社的农民们过得好?中国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们总喜欢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说事,它们卖拐的本领高着呢!
  
  最后,还想对郭网友说,有时候,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要学会用统计数据说话,学会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
  
  链接:
  
  图说新中国粮食年产量
  
  
  
  用统计数字来说话--小岗村对中国的粮食产量的增长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原载强国论坛

标签:农民   中国   农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