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八零后:我们要勇于担当天下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编者按】尽管对历史的认识和体悟有局限,但较强烈的表现出年轻人应当具有的朝气和担当天下的责任感。成长中的年轻人需要在实践和辩论中不断的认识真理、感悟真理。希望大家进一步交流、辩论、学习、进步。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注定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代。

  

  2008年,还未过半,就发生了多次令中国,令世界震惊的大事情。历数起来,大致有年初的南方五十年不遇的冰雪大灾害,两会中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任命,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圣火传递事件,波及中国多个省份的手足口病,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特大事故,四川汶川里氏7.8级大地震。以后的北京奥运会,夏季汛期即将到来……还有呢?简直不敢想象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一副什么样的场景。至少是在现在看来,中国大地上祸事不断。2008年,何去何从?

  

  我不是位高权重腰包鼓之人,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是耶稣基督,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或者说是一介书生而已,我能够做什么呢?力量太微薄了。前面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总会在党党刊、大大刊上看到类似的口号“做好本职工作”。这更让我迷惑,是要求我们无论在发生怎样的事情,都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是不能够这样子的,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更多的是应该挑起属于我们这一辈的责任和使命来。那么我们这一群“80后”该怎样来挑起这份责任?至今还吵得沸沸扬扬的莫过于西藏问题和圣火传递了,这两件事情中,“80后”确确实实的进入了国人、甚至是世界的视野,也使得人们开始试着重新来考量这一群体。

  

  有一个人在“五四”时写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是“五四”青年运动89周年的日子,处处洋溢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在近来经历了达赖搞“藏独”、西方抵制北京奥运、国民抵制家乐福等事件后,我们“80后”从贪图玩乐、自甘堕落的虚掩角落中首次站到了社会大舞台的前沿,正式向世人展现了“80后”承继并发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时值今年“五四”青年节且较为独特的环境下,青年人也较为郑重、严肃的以其独有的方式纪念这个青年人专有的节日。”

  

  “ ‘爱国热情须纳入理性轨道’!请问什么是‘理性’?纳入谁的‘理性’?又靠谁来‘纳入’呢?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是针对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和藏独的,你害怕什么?你着哪门子急啊?请问,又怎么跟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和藏独讲‘理性’?讲什么‘理性’?难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运动还不够‘理性’吗?面对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和藏独的猖獗行径,海内外中华儿女反应敏锐,行动迅速,没让政府花一分钱,使一份力,就把他们打得狼狈不堪,为中国政府、为中华奥运争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这有什么不好?怎么你们就没有一点中国人站起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呢?!爱国运动从来就是人民群众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的伟大节日,在他们认为‘好得很’的时候,请问你们干些了什么,又干了多少?在多年来少有的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兴起的时刻,你们理应认真思索自己的所作所为,化被动为主动,却令人不可思议地躲在一旁指手划脚,挑肥拣瘦。”

  

  我不去评论他们的观点的是非对错,偏颇与否,因为有时候我也挺迷茫的,咱们这一辈是否真的就缺乏理性,就仅仅是一个愤青吗?或许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对历史,不管我们自己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都不了解的原因吧。我想我们应该到了要去了解历史的时候的了。冰心之女吴青老师在我们学校开的讲座《社会性别与公民意识》中就讲到,“很多历史上的事情,你们都不懂,被很多东西所蒙蔽。但是只要你想要去了解历史,你就一定能够知道,除非你自己愿意被蒙蔽。”

  

  很感谢刑老师开设的《大学人文》课,让我及其他同学感受到了以前根本没有感受过的震撼。从这门课上,我知道了姚立法,知道了林昭,知道了遇罗克,知道了很多关于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种种震撼,也促使自己上网去主动搜索相关的资料。一直以来,是我感兴趣的三个历史阶段是一九五七年的反右、十年“文革”、“八九”学潮,同时非常希望能够多了解这几段历史。可是在历史课本上总是一带而过,远远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因为平时学习和社团活动比较忙的原因,一直很少上网浏览相关资料,并且很多还被屏蔽。因此,《大学人文》课就成了一个了解相关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

  

  一个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惨痛的历史经历,不应该也不能被青年人遗忘。忘记历史,则意味着忘记教训,则意味着有可能重走历史的悲剧之路。

  

  我们被称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国家就有理由将历史资料对我们进行适当的公布,这样比重复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教育意义要大得多,对我们的帮助也会更大。很赞同因为观点激进而被北京的大学解聘,被人称为是中国民族主义者中直率敢言的先锋的王小东说过一句话:“中国,不是政府的中国,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我想,可以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历史,不是仅仅属于政府,历史,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因此,我们有权利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政府在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也在正视历史呢?

  

  非常反感某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对我们“80后”的理解——缺乏理性、狭隘民族主义。但是我要说,我们是“80后”,但是我们决不是某些所谓长辈专家眼中的腐朽、堕落的“80后”。是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也没有甚至永远不会体会到他们那时的所谓高尚,可是我们也有理想,也有激情,也有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只不过在固守老套专门没事找事干的某些专家眼中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已。新的时期新的梦,新的我们新的生活。论感情,我们追求真挚;论理想,我们追求卓越;论生活,我们追求和谐。

  

  最后以一首悼念林昭的诗结尾:

  

  “什么时候,千千万万当代中国人精神

  

  天地中的圣女——林昭的雕像,才能

  

  出现在中国真实的大地上?——

  

  

  

   是自由的化身

  

   是不化的贞烈

  

  

  

   是红楼 碧血诗魂

  

   是太湖 剑胆孤月

  

  

  

   苦难雕刻的灵魂

  

   灵魂站立的圣洁

  

  

  

   让时代苍白的拒绝

  

   让人性巍峨的选择

  

  

  

   哦,你就是你

  

   一袭白衣的殉道者

  

   一尊无需基座也

  

   不屑以浮云和桂冠

  

   来烘托凄美,博爱和执着的

  

   圣女

  

  

  

   在中国的十字架下

  

   无声呼唤着“人”的世纪”

标签:我们   历史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